Page 99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99

并非终曲的形而上学绝望的表达



                          ——作为一种优秀诗歌良知的幻景


                   诗歌中出现的主题,要比文学和艺术中其他体裁同类主题

               的胜利前进提早了数十载。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形而上学,按《辞海》的通识释义,大致就是:哲学

               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是孤立看待世界的方法论,
               既为古代东方较为推崇的“玄学”,更是近现代西方各种

               学派和学说,在认识上有着较高共识的一门显学。诗歌是
               小宇宙世界用语言融合万物的象征,今天将形而上学移植、
               运用到当代中国的诗学中来谈,无非是想要我们的诗歌创
               作,往后尽量能够成熟的摆脱一些词性的原始意义,在宏

               观视域明白语言是发挥思想的手段,而不再仅是技巧的工
               具。
                   但凡拯救的措辞都是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尖锐和犀利,

               永远应当属于一种劝戒和指明,绝非恶意涂抹,更不存在
               与什么时代作对。人的一生迷雾实在太多,一个始终知悉
               教喻意味的诗人,自然会对所有贫乏都产生不屑甚至厌恶。

               这就像并非每人都能经历重大或苦难的一生那样,因此那
               些不受历史影响的诗人,只愿专心研究时间的发展,从不
               会听从外在的逃避或忍受。考虑到所有的时代都会面临一

               个衰落阶段,包括不自觉地总会迎来腐朽的回声,有时诗


                                                                   99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