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102
才是真正赋予了更大希望的诗歌。它没有将爱变成凌乱的
散文,而是集中将抚摸全都倾注在了诗歌这种至上道德的
言辞关怀最大的发挥中。这应当算得上是种新的叙述节奏
及梦想语法,可能它更为壮阔的效果,要到若干年后让人
真正认识到了强大才会体现出来。因为这样的“幻景”,
不是现世人们随处可觅的经验感觉,它是来自未来美好的
一种适度的全息投影,不过是通过语言跳跃和转换,试着
就让当下读者有幸目睹到了一种价值及境界的光明罢了。
此外任何一个伟大时代,似乎也均不会愿意对所有形而下
的精神满足听之任之。只要诗人的理解没遇到阻力和限制,
他就当以厌倦和热烈的语调,注定要为一些处境不堪的精
神面貌发声,以求想象世界的晴朗,更当于超越上就此展
现出一种阅读的黎明。
那么什么又是真正令人信服的把握呢 ?
我们如何能够甄别什么仅是一些个别极端的诗歌乐
趣,甚至哪些还存在不少愚昧的隐瞒及恶的保留。比如一
些“诗歌伪军”今日大行其道,仍还一直在沾沾自喜那些
无聊诗句的“乐土”! 至于形而上的“绝望表达”,是旨
在摧毁谎言景象的理想化,还是在用更坚固的思想对抗那
些同样坚定的魔鬼般的狡猾,因此只要一种良知的终曲尚
未完全敲响,一切向上的优秀诗歌就当都有使命和义务,
用内心好好呵护和对待自己艰辛建立起的幻景秩序,使灵
魂就此有最好的展现,精神归宿也得以最恰当的安置。诚
然这也更是于任何“绝望”情形下,依然需要存在的一种
毫不含混的诗歌走向信条。真正的形而上学力量,不是予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