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105
不是我们一定要偏袒一些高度作品,而是那些世俗因素太
过“繁华”的诗歌,委实不该占据诗歌这一神圣位置太久。
所谓流行的说法“接地气”,其实通常仍不过是那种彻头
彻尾摆脱不了庸常事物的诱惑,膜拜俗世辉煌,进而再不
想费力获取任何高屋建瓴深邃思想的认识。那种完全不具
穿透力的惰性加娱情的写作,更多的应当只属于个人语言
的盛宴,根本不必再虚张声势的还想由此去代表或驾驭什
么时代。
诗歌远非一种荣誉的运气,它同样是种肩负了高于生
活的精神方向的责任。当人们拥有它时,视野必须就此变
得更为开阔。且有必要通过感悟,重新来评估一下自己以
往及当下的激情,并于境界上努力去朝那些健全智慧的完
美靠拢。超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从不会过于流连和迷恋
现实。一切创造性的诗歌自有其特殊身份,它们往往都会
走出经验影响,独步于形而上的信念大道。作为最具自由
典范的诗歌,过往所有意象不妨均以打碎和突破。时间中
尚未发现的不少问题元素,实质就是优秀诗歌便能见证一
切挖掘而最富满怀新生的歌唱。既然语言从来也没有完好
无损的开端,那么今天我们何不就以一种“绝望的表达“,
重新去为诗歌终极的命名。它将使世界看到一场新的精神
暴风骤雨,或许生命仍会在一些神秘巅峰有所哀痛,但信
仰既已降临,相信谁都会在预设的未来中再不动摇。但愿
绝望和希望一样,都是诗人们醉心发挥的形式,但这里的
“绝望表达”应当更具艺术内涵魅力,它绝不会是种最后
的诉说,相反恰恰在以绝非终曲的“终曲”,充分展示开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