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109

朽的保持。现代性不是什么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是一种日
               益少见的灵魂的高迈和展望未来的热情。黑暗并非不是孤

               独的,悲悯情怀能以什么更大的宽容与高贵,去看待世界
               内心一样有着的动摇,并予共同的苦难以光明的微笑,这
               不是一个是否能在普遍精神层面缔造奇迹的问题,倒是所
               有词语中疲于奔命的诗人,究竟能以怎样神圣的渗透,使

               人性内在的光辉在数之不尽的境界演变中,再能有多少思
               想尊严迫切凸现的期待。诚然这种人类精神困境上的“清

               道夫”,一直不善伪装谦恭且高傲冷峻的诗人可能是时代
               多余的,甚至他们本身已是为数寥寥。但这样的清道夫冒
               昧的存在,纯粹就是为了对世界一种健全的发挥。试问一
               种无非就是想在艺术领域多作些富有思想贡献的诗人,就

               因为从不愿逢迎那些不客观的喜剧,他就再也得不到自己
               时代的珍视了吗?既有如此束缚风险,为什么还愿这般固
               执的倾其一生,以纯净与和谐之力使世界免遭不幸诱惑和

               折磨。难道我们至今不该庆幸身边就有一种捍卫生命意义
               的伟大,极似大隐隐于市却又从未离群索居的诗人思想家,
               其实在历来苍白的岁月一直都是这般的珍贵!比如屈原与

               陶渊明,比如异国他乡的但丁、弥尔顿及歌德。极端主义
               的谵妄,时代不受克制的衰败与瓦解,穿行在社会各阶层
               随处可见的欺骗元素,反智原始状态恶的力量不同方式的

               逼近,正义的源泉日益枯竭,理性的敌人总是甚嚣尘上,
               这些历史不幸的遗留问题,过去和今天,世界似乎根本无
               法能够通过更高明的解决手段,可以富有成效的阻止类似

               这样命运的到来。这是人类本性荒诞洋溢起的恶梦大观,



                                                                  109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