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洪烛 >>

洪烛谈艺录:我的诗经


作者:洪烛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06-23 08:07:49  点击:


以独立存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创造实体——那是影子的显形。生活得越虚无,我写出的文字,包括我的存在本身,才可能越真实。为了与现实保持距离,我要求自己向影子靠拢,进入幻影的行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看清这个世界。而又不受制于它的权威。
  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写作?我的回答通常是:表达自我。因为我知道,有些人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别人。或许他们比我更为崇高、更有使命感——但至少,我比他们更容易通过写作获得满足。
  凡白日梦者,注定有着白皙的皮肤,和漆黑的眼神。当然,他还有着纤长的身躯,和宽阔的前额。他无动于衷地看着你,视线能够穿透你而投向远处——这足以证明他在为远方的事物而活着,难怪他的表情总是高深莫测。只有溺水者才会尖叫,而白日梦者,早已掌握了游泳的技巧。在狭小的房间里,他来回走动,像是为了唤起别人的注意——但更多的人会把他视为怪物。其实我也一样:写不出诗来的时候,我会责怪这个世界。
  假如普希金没有去决斗——或者说,即使他去决斗了,但没有死,那么将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他肯定会重新拿起笔,写更多的诗篇,并且爱更多的女人。他会变成另一个歌德。然而长寿的歌德只有一个,短命的普希金也只有一个——他还是死了。这是诗神的损失,也是爱神的损失。有什么办法呢?
  一个闪念,给我头脑里的夜空带来了光明。我在照明弹下写作,所以语气难免有点急促。但这至少比点一盏世俗的台灯要富于激情。
  如果不相信幻觉的真实性,你就无从产生幻觉。如果你相信,又将不能自拔地被裹挟进另一重世界……但你仍然不甘心远离那种危险。缓慢地接近,又迅疾地跳开,生怕被电着了似的。
  漫长的行旅,骑兵简直跟自己的马匹血肉相融——如果没有隔着一层鞍具的话。他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意志,而马匹无需指令就明白此行的路线——缰绳显得是多余的。我写诗时也有类似的感觉:仿佛是一杆笔在带动着我的手……
  写作时遇见的哪怕最小的障碍,都会使我下意识地绕开——另起一段。否则我将被其绊倒。
  修剪指甲的时候,我是自己的园丁,这是一项最隐晦的园艺。
  攀登斜坡是艰难的,但这是为了更顺利地滑下来。读到这首诗时,你看见的只是一架滑行的雪橇,而忽略了纸张背后的喘息……
  语言的丛林,环绕着一块空地。这里似乎应该树立着一尊塑像,只是不知道被谁给搬走了。其实这样更能刺激你的想象。沉默具有最权威的说服力。
  一棵悬空的小树,居然是从古城墙的砖缝长出来的。就像从沉沦的躯壳里挣扎而出的灵魂。我希望在大师们那僵硬的诗行里,也能发现类似的奇迹。种籽只认识泥土。
  雕塑家完成的是使自身变得伟大的建筑,而建筑师完成的是使自身显得渺小的雕塑。不管是桥梁、高楼抑或庙宇,都不太适宜于私人收藏,并且需要更为广博的背景(譬如天空、河流或地平线)——似乎不可能独立地存在……这一系列建筑物都是有根的,以大地作为自己潜在的基座。
  “像是蜜蜂酿蜜一样,我们从万物中采撷最甜美的资料来建造我们的神。”此言出自诗人里尔克之口。这是否在说明:神也是人哺乳的结果?造神是人类最虔诚的一项劳作。
  对于一个生僻的单词,我只能先用体温把它捂热,然后再运用在自己的诗中。否则就显得极不协调。
  我相信一首好诗应该包含着某种玄机:并不是刻意设置的,却总是能准确地击中你。哪怕它变成了印刷品,也丝毫未减弱这与生俱来的力度。你甚至能感受到透过纸张散发出的热气。
  我从来就不修改自己的诗稿,那简直是一种善意的扼杀。只有除草机才会那么愚蠢。而诗歌的最高境界,绝对不是一块平整的草坪。
  荷马做了一个漫长的白日梦。梦中的城池叫特洛伊。别人却以为那是最早的史诗,并且据
9 7 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西域,或洪烛的马/凸凹

 下一篇:中国新诗纪念日:我呼唤“新新诗”
  相关链接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