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洪烛 >>

洪烛随想录:一个人的史诗


作者:洪烛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11-13 17:17:28  点击:


世界的演变。
  那是一种由衷的笑容,蒙娜丽莎似乎并未意识到达?芬奇在画她——至少,她想象不到自己的表情会有流传的价值。谁也无法解释这位佛罗伦萨的妇人微笑的真正原因了。甚至画家本人,可能也不清楚——当然,这不妨碍他被深深地打动。
  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与另一艘船邂逅,会觉得它是从深不可测的海底浮现的,而不是从远处驶来的。甚至擦肩而过时,它也像影子般不真实——哪怕它正友好地鸣响汽笛。长久的寂寞容易造成幻觉。——包括把真实也误认为幻觉。内心的影像是混淆的。
  巴比塔的倒塌,恐怕不仅仅是语言不通的原因。即使是一群哑巴,也应该能胜任这一工程。关键在于,缺乏一个权威的监工;或者由于人人都想当监工——而造成了混乱。即使统一了语言,也难以消除人与人间的尔虞我诈。不管怎么说,人类开始汲取教训,进入集权的时代,以及管理的时代。
  雕塑家手里掌握着怎样的符咒?居然使一具炽热的肉体,在一瞬间冷却成石头。总有一天,他们会从花岗岩的基座上走下来,带着重新恢复的呼吸,以及挣断了的镣铐。他们一直默默地期待着冥冥之中的解放者——但愿这正是他们自己。这是一群时间的俘虏,终将觉醒。
  一排树木从车窗里倒退而去,而疾驰的列车反倒像是静止的。如同我记忆里的那些人物,拼命招手——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但又无法控制地消失在背景里……遗忘是最好的结局。
  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发现故乡再一次远离了我。这不仅仅是它的变化造成的。而是我失去了返回的权利。
  房间里太静了。只有水龙头偶尔滴水的声音,在有节奏地打破寂静。但它更像是寂静挤压的结果。
  末班车在我眼底下溜走了。我内心的失落,比车尾卷起的烟尘还要浓重。我下意识地追赶着——明知道是徒劳的,却克制不住某种惯性。
  在列车的过道上,跟一个沉默的人借火点烟。他把沉默也传染给我了。把烟蒂踩熄之前,我都在猜测他沉默的原因。
  有一首美国歌曲,叫最远的一里路是回家前的一里路。回忆使道路变得漫长了,甚至路畔的景物都显得不够真实。我仿佛也代替另一个人在行走。
  选择是件挺麻烦的事情。当然,如果没有挑选的余地,你会更加不满。最早是鱼与熊掌,如此这般地戏弄了孟子。正是在选择中产生了哲学的雏形。
  莫非阳光也能惊动尘埃?从窗外射进的光柱里,充满了无数活跃的精灵。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肉眼所见。人,其实也不过是颗粒较大的灰尘。仅仅会思想而已。
  我借助着某种记忆力,把一枚钉子钉进墙壁。这同时也证明了它可以悬挂的重量。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承担的。
  迷宫的设计师,被自己混乱的思路给纠缠住了。他身不由已地消失了,遗留下一堆冰冷的废墟。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无助的呐喊。
  面对着想象中的行刑队,你只能倒退着,倒退着,贴紧身后的墙壁,直至成为一尊壮烈的浮雕。在枪声响起之前,你炽热的肉体就开始冷却了。
  一个被生活打败了的人,嘴角的苦笑,都像是扭曲的伤口。哪怕他顺手搅乱了已终结的棋局。
  修剪指甲的时候,我是自己的园丁,这是一项最隐晦的园艺。
  楼下的菜市场,明亮得像有一束光柱笼罩在上面。只是那些讨价还价的商贩与顾客,并不知道自己正从事着世俗的表演。
  你从瓶中取走了那束枯萎的花,并且扔进垃圾堆里。但并不能就此取缔花瓶的记忆。
  原野上没有任何人影,使你明白了荒凉的涵义。但是它分明又在等待着,等待着谁来领取。哪怕你并未觉得自己遗失了什么,也不忍心辜负原野的期待。
  在星空的银行里,我甚至无法储蓄一枚硬币。却支取了太多的感慨。
  目睹到一座年久失修的庙宇,你几乎相信:神也会迁徙。它仿佛是因为神的离去而变得颓废的。
  一尊风化的古
9 7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青海青,黄河黄

 下一篇:唐诗引路,寻找李白(长诗)(上)
  相关链接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