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中诗报道
中国诗人
文人书画
诗歌万里行
中诗视频
诗人档案
签约作家
中诗文库
中诗论坛
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洪烛
>>
洪烛随想录:一个人的史诗
作者:洪烛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11-13 17:17:28 点击:
自身的不满中而满足了众生的愿望。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收藏着哥萨克骑兵的马刀舞。当作家画下最后一个句号,那马背上的舞姿随即凝固了,马的奔跑乃至刀的反光也随即凝固了……野性的草原像地毯一样翻卷起来,成为文明的礼物。这被捆绑的草原缩影!
卡夫卡的写作,有爬行动物的缓慢与优雅——并且在纸上留下了发亮的体液、沉郁的气味乃至没有师承的笨拙。当然这一切只是我们想象的结果。他在消失中存在。
花岗岩蕴含的那种徒劳的躁动,是冷静的大理石所不能理解的。比较而言,我其实更尊重野蛮的思想——即使是被镇压的冲动,仍然值得敬畏。这是一种能够打破秩序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还建立了全新的秩序。
阳光洒满大地,洒满每一扇窗户,也洒满我摊在写字台上的稿纸。该说点什么呢?以感谢这未经乞讨就获得的恩惠。恐许,除了慷慨的太阳之外,这个世界上再没有谁配称作施舍者。
杨贵妃的耳朵上有一副吊环。如今那具炽热的肉体己消失了,只剩下冰凉的饰物——陈列在白居易的《长恨歌》里。《长恨歌》有着朱红色天鹅绒的质地。
错觉可以是很美好的补充。譬如我经常把别人当作你——在神情恍惚的十字街头,丝毫不觉得尴尬。我们当初说过永不再见,可又在不断地重逢……我对着熟悉的背影喊你的名字,可看见的总是陌生的脸。但愿我并没有惊吓了别人,却肯定惊吓了自己。
内心的使命感甚至能改变自己。你出现在哪里,脚下的那块地面——便凝重如雕像的基座。一切似乎都是为了烘托出你的存在。
梦是一幢悬浮的楼房,每扇窗户都灯火通明,笑声朗朗——新船下水也不可能比之更令你激动。甚至醒来的那一瞬间,也能依稀看见它渐趋黯淡的灯光,和尚未完全消失的轮廓。它仿佛是因为气温升高而溶化了,可惜在枕巾上也没留下太多的水渍。
跌倒在泥泞里的那份狼狈,甚至比在大理石地面上结实地摔一跤——更令我疼痛。这或许是所谓的洁癖在作怪:宁愿磨破皮肤、留下伤口,也不愿自己的衣襟溅上污点。
这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我的全身逐渐失去了知觉。仿佛消失在空气中。最终只剩下了两只脚,在机械地蹬着自行车的踏板……从远处看是否也是如此?
逛超级市场有发疯的感觉。我只知道货架上的所有物品,都能满足我的需要——而不知道自己究竟还缺少什么。在物质面前,彻底迷失了自我。正如面临大餐的那一瞬间,激动得甚至可能忘却了饥饿。
一只弃置在战壕里的铝制饭盒,似乎仍然残留有胃的记忆。它显然比多年前的硝烟要固执得多。
从远处看,倒伏在田野上的麦束,仿佛不是由镰刀收割的,而是被自己的根须绊倒。至于遍地的麦茬,则流露出恶作剧的笑容。
在路灯的光晕中,你清晰地看见雪花的飘舞——那种逼真的效果令你震惊。你更震惊的是:仿佛只有那么一小块夜空在落雪,享有某种难以传授的特权……周围的黑暗,变得加倍地虚无。
火车站尖塔上的钟声敲响,你微侧着耳朵,仿佛在仔细辨别这钟声是铜质的,还是铁质的;是意味着相聚,还是象征着别离……当然,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内心,正滚过一阵春雷般的颤栗。
第一个绘制圣像的画师,凭藉的肯定是想象,因为没有谁能给他提供可靠的依据。但他也获得了最多的模仿者。所有人都偷懒地认定那就是上帝的形象。从抽象到具体,兑现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
夜空的礼花,长久地留在一个人的记忆里。虽然他已想不起是在哪座城市观看的,属于怎样的节日,以及在场的还有谁。礼花在思维的混乱中建立了自己的秩序。一份已经过时了、但曾经取得过效果的礼物。
大厅里空无一人,只有悬挂在天花板上的枝形吊灯,在证明着一个家族昔日的华丽。或许,它至今尚未从那豪奢的梦境里醒来,因而无从察觉
9
7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
青海青,黄河黄
下一篇:
唐诗引路,寻找李白(长诗)(上)
相关链接
整夜里想的都是你那张脸啊(组诗)
雕刻自己
祥云浮雕
唐诗引路,寻找李白(长诗)(上)
青海青,黄河黄
中国新诗纪念日:我呼唤“新新诗”
洪烛谈艺录:我的诗经
西域,或洪烛的马/凸凹
诗人的墨水瓶是一座不冻港
拆散的笔记本
草原笔记
洪烛长诗《西域》(续)
洪烛:我心目中的西域
我亲历的第22届青春诗会
洪烛最新大型组诗《西域》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