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177
思想是无声的语言
在我之前,没有创造的东西,
只有永恒的事物与我永存。
——【意】但丁:《神曲·地狱篇》
四十余年的诗学探索实践,几乎同时我一直在想这样
一个必须属于尖锐的问题,中国历朝文学的主体虽是诗歌,
但盛衰发展演进之途,以思想结构为主打的主观倾向,于
不少“别创诗界”的未辟之境,在众多不负才情的创作驱
使下,似乎至今仍未蔚为大观较好的形成。这就是说,开
端依旧是便捷之途,记忆载体没有多少东西是可以值得永
久去丈量光芒的。至少在历史高度,难有划破沉闷的旧驱
体新血液思想的超越,鲜见一切深沉家园内向思辨的神韵,
也更难让人能够真正领略到一种真实时代精神的厚重与灵
慧。所谓繁荣与进步的,仿佛始终都是些抒情写景甚或极
简叙事的高手,便是“国破山河在”的沉痛,亦然不乏飘缈,
像是唯有风光盛景多在唯美角度的精彩演绎,这般就可为
艺术而艺术的“天地皆振动”( 李白 )! 这似乎已是种特定
的价值环境造就的诗性通感:一味的雕琢词语的艰涩奇谲,
摈弃探求批判的可能,几乎缺乏甚至丧失内省分析逻辑链
的实践。这种以多种局限为模式从不需要认真领会意义资
源究竟是什么的“壮丽诗篇”,因为“思想虽浅而情感尚
切”( 王囯维 ),因为才气有余而思想不足,自是千百年来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