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中诗报道
中国诗人
文人书画
诗歌万里行
中诗视频
诗人档案
中诗邮局
中诗文库
中诗论坛
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子午:中国新诗导论
作者: 来源: 责编:周占林 日期:12-02-18 16:20:54 点击:
一方面结束了我国古代长达2000多年漫长的言、文分离的历史——即日常使用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文”(指文言文)相互分离。而我国两千年一贯制的文言文是建立在战国时代“先秦文本”体系的基础之上的——使文学(诗歌)破天荒地拉近了与现代白话及其相应的语言文本的距离;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把文学的触角伸向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人的心灵。从社会史和思想史的角度说,它彻底而义无反顾的反帝、反封建,提倡个性解放、自由,以及拥护“德先生”(Democracy 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科学)的狂飙疾进精神,深刻地反映了该时代人们对社会改造及人性改造的双重历史使命和思想诉求。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新诗革命的巨大声势的影响,当时的逊帝溥仪也忍不住依样画葫芦地写了几首白话诗,并打电话约见当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的新文化运动旗手之一的胡适。但是,由于“五·四”新诗所依存的语言文本——现代汉语是脱胎于一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言文母体,应该说,它还没来提及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地发育、完善和成熟(世界上多少个民族的语言文本都是经过千百年的锤打和积淀才成熟为一种规范语文的),光是牵涉到整个汉民族的新语法体系、修辞体系、语音体系、字词/语素构造体系、基本句型体系、标点符号体系等一系列关乎语言生成及积累的学理性问题,还有译文中的欧化书面语与现代口语普通话的相互磨合等,就需要一个相对缓慢和长足的进化过程。这样一来,“五·四”新诗表现在语言文本上的文白夹杂、词象不谐等现象便在所难免。
胡适的被誉为开中国新诗之先河的奠基性白话诗集《尝试集》,其文白夹杂的痕迹尤为明显。难能可贵的是,集中《老鸦》一首却把现代口语运用得较为成功。在诗中,他用较为平实、朴素的口语把被人“讨嫌”,不愿意“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也不愿意“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的追求个性自由的“老鸦”形象成功地表现了出来。可以说,“五·四”初期白话诗在艺术倾向上和湖畔派都是追求一种质朴、明快的诗风,而小诗派则致力于一种“闲雅、含蓄、简练”的诗歌风格。汪静之的《蕙的风》发表时原为4小节15行,后改为1小节8行。这首小诗表现一只花园外的蝴蝶,闻到了蕙花溢出园外的幽香,一边陶醉着,一边寻找着蕙花。最后诗人这样写道:“它怎寻得到被禁锢的蕙(原作“伊”)?/它迷在熏风里,/甜蜜而伤心,翩翩地飞”。蝴蝶最终没有寻到蕙花,但它仍然为蕙花陶醉,“甜蜜而伤心”。这就是湖畔派追求的语言与意象的明快、朴素风格。
“创造社”诗派在诗风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但这一诗派也有说理过多之嫌。表现在语言文本上更显得重复、拖沓,句式呆板,意象单一。如郭沫若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新诗的代表作)《女神》,其反封建、反传统的思想性及其“狂飙疾进”式的时代精神早已有了定论,在此不再赘述。但它在语言文本和意象创造上的粗鄙、仓促及缺乏凝练也是有目共睹的。如在《凤凰涅槃·凤凰更生歌》中,诗人在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和“一切的一”、“一的一切”之后,竟这样写道:“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欢唱在欢唱!/欢唱在欢唱!/只有欢唱!/只有欢唱!/欢唱!/欢唱!/欢唱!”这在讲求&ldquo
9
7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
《张同吾文集》出版 探索诗歌本质意义
下一篇:
首届海南岛诗歌双年奖海口颁奖 安徽诗人获奖
相关链接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