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驻站名家 >> 随 笔 集 >> 洪烛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作者:洪烛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6-05-31 15:23:31  点击:


    慈禧在乐寿堂,每天都会跟青芝岫打照面,却忽略了“败家石”的警示。大清帝国的江山,终究在她手中彻底衰败了。

水木自亲

 

    乐寿堂平面呈十字形,前后有抱厦,东西有配殿。穿过檐下悬“仁以山月”四字匾的西配殿,正对长廊入口邀月门。穿过檐下悬“舒华布实”四字匾的东配殿,可通往德和园的颐乐殿和宜芸馆。

    乐寿堂东西两侧对称的跨院,东跨院名为永寿斋,是大太监李莲英住所,他形影不离地跟随在“老佛爷”(慈禧)身边;西跨院名为扬仁风,扇式殿、月亮门、荷池、假山石、粉墙朱栏,均模仿江南园林风格。

    乐寿堂后院九间罩殿,供慈禧存放珠宝、首饰等贵重物品。乐寿堂前方的一座五间穿堂殿,叫水木自亲,是慈禧寝宫的正门。

    水木自亲,位于昆明湖北岸,一出门即望见湖水。乐寿堂的整体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门取名为水木自亲,想来是为了与湖水相亲相爱。宫门两侧的粉墙,镂刻着形状各异的什锦灯窗。“通过不同形状的窗框,欣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这是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将封闭的院落与院外景色相互沟通的手法。”(翟小菊语)对于院内的人,墙上的窗户是了望孔,看风景用的。而站在院外,又会觉得灯窗本身就是对墙壁的装饰,自成一道风景。否则,一堵光秃秃的院墙,多么单调。什锦灯窗使苍白的宫墙增添了一抹女性化的温柔色彩。毕竟,这是太后的寝宫。

    宫墙外侧,面临湖岸,有漫长的汉白玉雕刻曲栏环绕。供人沿湖散步,或驻足凭栏,望无限风光。

    水木自亲门前,用石料砌造一座御码头。当年专门用来停泊慈禧的龙船。刘托先生讲解:“慈禧常走水路来颐和园,由西直门外高梁桥畔的倚虹堂登船,顺长河至广源闸,换乘颐和园的轮船,入昆明湖南端的绣漪桥水津门,在南湖岛龙王庙码头下船,进龙王庙拈香,然后再上船,到昆明湖北岸的‘水木自亲’码头。”这就是慈禧游园的路线。她一上岸,就直奔自己的郊区别墅:乐寿堂。她在这里睡觉最踏实。因为颐和园是她最美好的梦乡。

德和园

 

    说起老北京的戏楼,不得不提及颐和园仁寿殿北花台后面的德和园: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这绝对属于“皇家大剧院”了,始建于光绪十六年(1891),是慈禧亲自下令在清漪园(颐和园前身)怡春堂旧址上修造的。林语堂在讲述颐和园时,也未敢忽略这座戏楼:“在园中不计其数的建筑物中,包含着一座三层的戏台,一个设有铁制转藏轮的亭子和庭院。这是为慈禧太后建成的一处绝妙居处,位于一片美丽的石庭之前,装点有一对铜鹤和其他摆设,最讲究的是从特定角度、位置上观览景致时可见出的匠心。”

    占地面积3851平方米的德和园,主体建筑自然是那层层皆可表演的三层大戏楼(21),附属建筑则有两层扮戏楼(化妆间)、看戏廊及庆善堂。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正面对大戏楼的颐乐殿。颐乐殿正中即是太后的“雅座”,她在执扇、端茶的宫女侍候下,摇头晃脑、旁若无人地看戏——所有的戏目都是特意为她安排的专场演出。可真会享清福啊。所谓的德和园,其实是一个人的剧场。所有的演员都是跑龙套的。真正的主角,坐在看台上呢。

    这个老女人独自看戏,是感到热闹呢,还是感到寂寞?这恐怕就是万人之上,惟我独尊的感觉:连寂寞都不愿与别人分享。她哪是坐在看台上,分明是坐在云端,抑或坐在月亮上——像偷吃了灵药的嫦娥一样。陪伴嫦娥的是伐木工人吴刚和一棵桂花树。陪伴慈禧的是李莲英和一根雕龙描凤的拐杖。

    据说慈禧看戏的戏单,皆由南府总管商选后,交李莲英呈送慈禧御览。姚天新先生曾描述: “慈禧是个戏迷。她不仅能改戏,而且还能编戏,对戏剧有一定的修养。当大戏楼排演新剧时,慈禧曾‘坐戏楼中,仔细推敲,终日无倦容。其见有应当改正之处,则即刻饬太监传知后台,一经改正,则自觉生色不少’。”可见她对“文艺工作”管得还挺细,时有“最高指示”。她赞赏的戏目计有:《群英会》、《定军山》、《芭蕉扇》、《铁弓缘》、《穆柯寨》、《金山寺》……这是她一个人的“样板戏”。

    戏楼底层下面挖有一口深井和五座水池,一方面可增强演唱的共鸣效果(最原始的音箱),另一方面,当剧情需要用水烘托气氛(譬如《罗汉渡海》中鳖鱼喷水,或是喷出水柱的龙灯),随进可借助压水机自井中汲水。空中还有配合演员表现特技动作的滑车五部。由此可见,大戏楼的技术装备(包括音响、布景)在当时还是极先进的,堪称全国一流。

 

歌舞升平的戏楼

 

   慈禧太后挪用二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建造了自己的超级大别墅:颐和园。仅修筑德和园,就历时三年,耗资七十一万两银子。颐和园多了个大戏楼,戍边的北洋水师就少了艘铁甲舰。慈禧太后,你就尽情地糟踏去吧。会有你好看的时候。

    为了赶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慈禧的六十大寿)之前竣工,德和园的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可战争的步伐迈得还要更快一些:这一年的七月,中日甲午海战打响了。

    大戏楼虽然平地而起,为给太后庆寿需款而让道——步紧裤腰带“停购舰艇两年”的北洋水师,却全军覆没。

    设施先进的戏楼,和装备落伍的海军,恰成鲜明对比。慈禧太后的错误在于:她把舞台上的气氛看得比战场上的气氛还重要。

    当昆明湖的荷花争香斗艳之时,远处的黄海水面,漂散着帝国海军的断桨残橹。这是戏外的戏。这是简直非人力所能设计的悲剧布景。

    这一年,慈禧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尴尬的一个生日。血腥的甲午风云大大地抵销了北京城里的喜庆场面。日本人用轰鸣的炮声为中国的老太婆呈上一份沉甸甸的“贺礼”。而大清帝国的海疆,像堆满奶油的生日蛋糕一样被轻易地切开了。

    原定在德和园给慈禧庆寿的那场演出,被推迟了。然而仅仅在第二年的九月初三,慈禧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她的注意力又由脆弱的边防转向了歌舞升平的戏楼。她在颐和园里看戏,一看就是十三年。

    在我眼中,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商女”——不知亡国恨。她在德和园十三年共观看二百多场戏,花样繁多,内容各异——其实都不过是《玉树后庭花》的翻版。她在大清帝国的后花园,翻唱了一曲悲哀的老调。

9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8 :

上一篇:眼睛的盛宴

 下一篇:八十年代的那批诗歌王子
  相关链接
整夜里想的都是你那张脸啊(组诗)     洪烛  2009-02-20
雕刻自己     洪烛  2008-11-25
祥云浮雕     洪烛  2008-11-25
唐诗引路,寻找李白(长诗)(上)     洪烛  2008-01-06
洪烛随想录:一个人的史诗     洪烛  2007-11-13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