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驻站名家 >> 随 笔 集 >> 洪烛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作者:洪烛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6-05-31 15:23:31  点击:


?不管是琅琅的读书声还是激越的号角声,都会扰了老佛爷的清梦。看来他们只能屏息静气地上课、蹑手蹑脚地演习了。况且,昆明湖再深,也载不动巡洋舰呀!更甭掉打靶了。颐和园里的亭台楼阁珠光宝气,件件都是昂贵的易碎品。

慈禧的小舰队

 

    查阅颐和园大事记,确有“海军衙门呈进火轮船”一项,让人以为是在添置“水师”训练的船只。可实际上,这造价极高的现代化轮船上连炮座都没有,仅仅是御用的豪华游艇。“水师学堂”里的实习生,根本不敢指望登上其甲板。他们顶多只能远远地观摹一番其外型轮廓以及戏水的风采。昆明湖的柳浪熏风,只会磨损与削弱水兵的尚武精神——他们趁早还是别练了。在这里,钓钓鱼还行。所以,北洋水师的炮塔,最终比鱼竿还要脆弱、且于折断。  林语堂提及的“慈禧太后游湖的汽船”,其实不只一艘,而是整整六艘——快接近特混舰队的规模了。1862年,恭亲王奕忻替神机营向德国购买枪械,订单里居然包括游船一项——这是他献给西太后的礼物。翔凤号及作为僚属的“他坦儿小汽船”,先是锚泊于中南海,后运往颐和园。1886年,又从海关关税中拨款进口了以捧日、翔云、恒春命名的三艘洋船。1907年,以一万吨再生盐作为交换,从日本获得最先进的永和号(神户川崎造船厂制造)。这一切都是“以备太后巡幸之用”。前五艘船,1900年曾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慈禧虽逃之夭夭,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颐和园被洗劫,水面的游轮也成了侵略者的撒气筒。事后,仅修理锅炉机器、电灯及重新装潢,就花去国库里的十九万八千一百七十二两白银。

    这昆明湖里的船队,完全是靠金钱码起来的。慈禧却很少使用。屈指可数的几次中,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故:慈禧邀一班亲戚朋友共游,驶近龙王庙一带,御船竟然搁浅了(由于轮机出现故障)。慈禧的尴尬可想而知了,因为在场的还有美国记者卡尔(《慈禧写照记》之作者)。龙王居然也跟西太后过不去!这使之游兴大扫。

    还有一次事故则更危险:“光绪三十一年(1905)浴佛节(四月初八),慈禧乘舟赴园,顺道前往万寿寺拈香。二轮在广源闸倒船时,忽听闷雷一声,翔云轮机爆炸。轮船公所无奈,只好将‘翔云’轮弃在一边,拈香毕,改用翔凤、捧日纤舟入昆明湖。”(引自焘纯、建明《火轮联翩游昆明》一文)看来大清帝国不仅无法成功地指挥沿海的舰队,连内湖的游艇都驾驶不住。出战的海军败绩累累已无可争议,而慈禧在自家的养鱼池里居然也会“翻了船”,险象环生——由此亦可知其颓废的国运。一切的一切,都够倒霉的。

    从中我们还可了解到,翔云、翔凤承担着为龙舟充当“纤船”的任务:“每年立夏一过,慈禧即赴颐和园避暑。斯时,一队龙舟便从西直门外的倚虹堂溯长河而上。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前,龙舟皆用人工背纤,是年遣去纤夫,改用火轮。行舟时,由头船分出两条纤索,一系翔云,一系翔凤,火轮鼓于前,御舟拖于后,俗称‘凤引龙’,又称‘龙凤呈祥’。”但

自慈禧那次受惊之后,“凤引龙”的奇观便从长河上销声匿迹了。

    豪华装修的游艇,竟然只是在给龙舟拉纤——这昆明湖上的“纤夫”!慈禧思想上的保守亦可见一斑:她不习惯现代化设施,还是喜欢坐在古老而缓慢的龙舟里;她对现代文明惟一的依赖,不过是借助几分引力……据说“捧曰”、“翔云”“恒春”新船入关即运往福建船政局改造外观,使之面目全非,抵京后,慈禧一眼看去仍嫌洋气未尽,命人彻底修改;将原有的沙发、桌椅全盘否定,换成“宫装”。这一系列游艇,依旧是传统的龙舟的翻版——只不过多一具马达而已。就像大清帝国,虽然被迫也搞起洋务运动(“师夷技以克夷”),但骨子里还是落后于时代的游牧民族,对骑射文明念念不忘,主张闭关锁国。

    西太后的观念,并不比早生其一千年的辽代萧太后进步到哪儿。萧太后坐镇北京时,至少还知道挖一条三里河,作为输导交通的运河。西太后一生中最大的建树,不过是修造了颐和园——而这纯粹是留作个人享乐的。

    所以,西太后虽赢得了昆明湖,却输掉了黄海(甲午战争)。大清王朝虽获得了一座华丽的园林,却丢掉了江山。

    除了每年一度的“拉纤”之用外,更多的时候,慈禧的小小舰队仅系在岸边,点缀风景。长此以往,自然要生锈、腐朽、失灵乃至报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虽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游轮制造水平,其实并不比人工划桨摇橹的古老龙舟进步到哪儿——当然,也不比同样泊在昆明湖边的那条石舫灵活到哪儿。有什么办法呀,谁叫它们从属于一个没有方向感的女船长!它们也只能伴随着她折腾、失陷、沉沦——成为她无数牺牲品中的一件。

一个人的庄园

 

    昆明湖:一座早已冻结了灵魂的“不冻港”,一座并不能带来安全感的“避风港”。

    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颐和园时,大搞“打、砸、抢”,不仅损坏了昆明湖的小舰队,甚至连乐寿堂(慈禧住所)、仁寿殿、庆善堂门前消防蓄水的大铜缸,也全部毁掉(如今摆设的皆是后来铸造的赝品)——惟独留存下来的是排云殿前的四口铜缸,因体积重而未被劫走,但一律都砸破了。至今仍能看出修补的痕迹。砸破的铜缸可以修补,受伤的人心都是无法修补的。颐和园蒙受的耻辱并不比圆明园少到哪儿。

    颐和园里除了戏楼、石舫、游艇之外,还有着慈禧太后的影子——几乎无所不在。毕竟,这里曾经是她一个人的庄园。昆明湖与万寿山,是慈禧精心设置的盆景与假山石。

    慈禧在紫禁城垂帘听政,确实有几分女皇的气象——难怪当时有两位洋记者合写了一部叫《女皇治下的中国人》的书。可她一旦回到颐和园,即彻底恢复成女地主的模样:今天听戏,明天划船;今天打鱼,明天晒网;今天拆东墙,明天补西墙……颐和园,是慈禧太后的自留地,是她在北京城仿制的“避暑山庄”。康熙大帝去承德避暑山庄,是为了围猎、练武。慈禧在自己的“避暑山庄”里,则歌舞升平,玩物丧志,整天盘算着怎样把国库里的银子搬到自家的地窖里。

    她为什么不想一想:国门垮了,后院必然要遭到波及,也会失火——即使这深宅大院再豪奢,再辉煌,又有什么用呢

9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8 :

上一篇:眼睛的盛宴

 下一篇:八十年代的那批诗歌王子
  相关链接
整夜里想的都是你那张脸啊(组诗)     洪烛  2009-02-20
雕刻自己     洪烛  2008-11-25
祥云浮雕     洪烛  2008-11-25
唐诗引路,寻找李白(长诗)(上)     洪烛  2008-01-06
洪烛随想录:一个人的史诗     洪烛  2007-11-13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