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2023-2026卷》征稿启事
三千年来,作为诗歌分支的“地学诗”,以丰富的内涵和意境,占据着诗歌世界的一片蓝天。随着汉语新诗的兴起,地学新诗也以独特的自然资源等地学特点成为当下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学诗歌包含山水诗、田园诗、自然生态诗、地学科学诗及其他自然资源题材(涵盖自然资源的土地、测绘、地质、矿产、地理、水文、海洋、勘探、气候、旅游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的诗歌。 《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已经连续选编十二年,是我国地学诗歌的唯一选本,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的地学诗歌精神,展示和推动地学诗歌的发展,以此实现“诗歌、地学、自然、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生活”的交相辉映。继《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2011-2012)》《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2013-2014)》《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2015-2016)》及《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2017-2020合卷)》《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2021-2022)》之后,现向海内外汉语诗人征集2023-2026年间的地学诗歌作品。 具体事项如下:
01 主、承编单位(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主编单位: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中国矿业报社、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肇庆学院、广东省观赏石协会等。
2、承编单位: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诗歌委、阳江市诗歌学会、《北方文学》杂志、《生态文化》杂志。
02 编委人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此书由主、承编单位选编,著名学者、作家、诗人叶延滨、常江、陈春声、吴传玖、马俊杰、朱弘、梁平等担任顾问,著名作家、诗人和主、承编单位领导陈国栋、陈春声、吴传玖、马俊杰、朱弘、胡红拴、赵腊平、谢冠华、周习等担任编委会正、副主任,鲁微、胡伟、张珂、张正栋、杨木壮、陈传万、张牛、陈计会等担任编委,张牛任编委会秘书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委员会主任胡红拴担任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张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陈计会,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珂教授等担任副主编。陈计会、王江江担任编辑。 此书由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
03 稿件要求
1、应征作品必须是新诗的地学题材,风格不限。
2、应征作品原则上须在2023年1月1日至2026年3月6日间已公开发表,稿末请注明刊载报刊及期数等。为了方便编辑,要求每一个作者简介不超过百字。诗作可投1一3首,每首不超过30行。应征作品请编辑在一个word文档内。统一为宋体5号字。题目+作者+正文+作者简介+地址(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每人只能投稿一次,不得化名多投。邮件内贴一份,并附一份附件。不按以上格式投稿,视为无效稿件。
3、应征稿文责自负,并请自行校对清晰;严禁抄袭作品参加应征,如发现,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4、本次征稿不收取任何费用,因我们自筹出版资金,故入选者无稿酬,但每位入选者均可获赠样书一册。
5、应征稿件请统一投往电子信箱:zgdxsg@126.com,并标明“地学诗歌”。
6、截稿日期:2026年3月6日
《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编委会
202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