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119

念,心无旁骛地将一种最终境界的表达内化于心,让漂泊
               的词语全都走出情境迷宫,勿让经验的私密交流总是怅然

               若失,勿让华丽废话的虚浮形式,一而再地变为诗歌奢谈
               的慰籍。诗歌的代价许多时候就是抛弃,在抛弃后选择重
               新热爱,自有一种强烈的富足,也更能诗人实现那种超验
               性的自我。当然这一切均是为了摆脱“狭意写作行为”( 法

               国诗人伊夫·博纳富瓦 ) 而作的热衷于梦想的努力。在抽
               象体验这里,再不会有欲望至上被动表述的融入,内在的

               精神视象从此更多的则会是,不断更新自身的潜意识的揭
               示,是更好的完成诗说的超越的价值观,是一种升腾在夜
               空繁星的理性冲天火光的通达与晓畅。这是种有着热情的
               信仰,但却不是原初的形式大师仅有一点的狂迷之情。在

               抽象体验作品这里,许多内在洞察不再是时光流逝的回报,
               不是情绪之作直观元素的即兴措辞,而是时有神性眷顾的
               深沉勇气的穿越,是思想一直在引导着语境的一种最高虚

               构意义的验证 !
                   在诗歌无限反抗方面,我们最终可以获取什么而引领
               读者永远向前,惯性手法无疑就像暮年的追寻。能够脱颖

               而出彻底弃绝固化的内心世界的变体,想来还是应当更大
               的属于那种蕴含思想对世界丰富的观照,是踏过了一切碎
               屑之物领悟铺叙得当的价值探索。诗歌真正的精彩意图,

               除了致力于尘世生活的解构,那些有着较高造诣的诗人,
               无疑都会运用脑海的协调意象,把所有认识都置于感知之
               上,从而以对现实的评析及与未来的对话,用召唤而至的

               艺术奇迹,超越性地满足历史对人文的需求。弃绝肤浅情



                                                                  119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