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123

崇高 !
                   所有的文学或是诗歌大师,他们首先必须是一位重要

               的人文主义者。苏珊·桑塔格不止一次的说“为什么要思
               考远方的苦难”,这就告诫了那些试图在语言元素上总爱
               极度操持的人们,勿要总以空洞的火花丧失了道德的代价。
               世界永远是诗人沉思的对象,现代情感若不能以新的衡量,

               做到对危机、灾难、痛苦与不幸的耿耿于怀,不能为丑恶
               政治和堂皇战争深感震惊与恶心,甚至根本无从做到对所

               有现代性更高要求的批判,那么一切诗人所谓安稳的升华
               与满足,所谓主题自慰而引发的众多自体的快感,其实都
               不过是孤芳自赏形式将死的茕茕自立。没有寄予未来的加
               大责任及使命的负荷,没有起码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内容,

               这种甚至对杀戮和暴力都毫无辨识力的麻木而津津有味的
               窥伺,只能说是心灵的钝化所衍生出的一批批沉闷的看客。
               一个从不会意识到不幸又会重临的诗人,他们自是缺乏作

               为一名大师所必须具有的警觉与理性的先决条件。人类的
               苦难影像一直在场,邪恶也始终永无止境,大师不是空洞
               的奢谈及漂亮赋予,就像能手不是凭空杜撰的。这些至高

               无上者,多少都有着对世界倾向内涵认识深厚的持存。虽
               然他们的作品不是永恒的入口,但其受尽灵魂与思想煎熬
               的炽烈信念,不止一次却将时代引入了更为崇高的方向:

               即防止了地狱火焰随时的喷薄而出,也总使苦难的意味,
               在卓越的思想关怀和造就下,所幸一直不乏阳光的调和。
                   我们必然要感谢天才对各个时代的启发,但他们似乎

               永远不应就此成为我们今后认识的终极主人。无论思想抑



                                                                  123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