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人 >> 陆健 >>

心灵荒原的“但丁式”拷问与救赎

陆健长诗《一位美轮美奂的小诗人之歌》论稿


作者:子午  来源:中诗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3-05-28 09:22:35  点击:


文化宿命
  在这部长诗中,陆健从一代人的缩影延伸出去,写尽了人生的悲喜沉浮和苍凉。“挑开事件,看到我们的人生/我们苍茫、苍白或仓皇的人生//这是被命运指定的内容”(长诗第十三章)。
  1、绕不开的家族密码:农耕文明+儒道笔墨
  陆健在诗中有时冷静得让人吃惊!一方面他勇于正视并坦承自身对传统的承传关系(民族元素与文化元素等),坦承这代人的某种先天不足,乃至营养不良;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以一种自我解嘲的口吻说:我“不是一个/概念、定义,是一个肉身”,虽然有人“说我长着一个铁制的头颅/木制的躯干与双手,泥坯/堆成的腿脚”(长诗第一章)。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这一共同的家族密码,带有它的谱系元素、惯性及无奈。“我忽而巨大忽而渺小,少不经事/四十而惑,五十不知天命,活着/活着就把自己活成了这个样子”(长诗第二章)。在中国当代诗坛,从来没有一个诗人和诗评家能像陆健这样,俨然一个有着良好医德的医生,亲切、冷静并负责任地把这代人的社会构成成分、文化质地、语言能力和几千年的农耕传统背景梳理得如此清晰和准确无误。而且是用诗的方式和诗的语言来完成的——
  “我的主食是面粉、稻谷、玉米
  儒家和道家的笔墨。通过翻译
  品尝面包和西方文化的滋味
  
  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被机器
  快速裹挟,一头扎进计算机里
  小心翼翼,护住自己的软肋
  
  在他人面前把我的优点尽量放大
  我是暴政的敌人,同时又是
  一个温良的托尔斯泰主义者”
  (长诗第一章,同上)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基因早已深深地融入每个后来者(包括诗人)身上。
  2、诗与生活及与诗人的距离:语言关系
  诗与生活的距离从来就是检验一首诗、一个诗人是否重要、是否有价值的主要依据。那么,“一首诗能引导我们走多远。或者/说,我们距离一首诗多远”?陆健清醒地看到:“总觉得《诗经》、《橘颂》的作者/在嘲讽今日的写家。其实《诗经》作者/没功夫挑刺,他们只是钟爱名词”(长诗第五章)。
  不消说,陆健在诗史及诗歌美学的视野上是明智的。他不但对诗与生活的关系看得透彻,而且对诗与诗人的关系也把握得准确到位,恰到好处。他从对古典诗歌的考察和梳理中得到了有益启示。“至唐代诗人——文采风流,像一群/勤快的丫鬟给小姐梳头,刮腻子擦粉/用形容词把诗歌的品相打磨装修//细致到几乎遭小姐烦的程度。后世/的才子们似乎得到要领”(同上)。被奉为中国诗歌经典的唐诗中尚且有“做”和“隔”之嫌,那么,在当下网络时代的诗歌“复制”式作坊里,诗与诗人的距离更是变得暧昧和不可捉摸,有时仿若咫尺天涯,有时则接近于“零”(被称为零摩擦、零距离,于是零度叙事,和于坚的《零档案》等等)。这样一来,就连心里像明镜儿似的陆健有时也显得有点无奈:“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同时“我(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长诗第二章)实际上,诗与诗人的关系最终归结为一种语言关系(陆健将这一诗歌生成关系称为“语言的扮相”,并作为长诗第九章下阕的标题)。
  a、物理(身体)距离:原罪+培养基在陆健的长诗中,物理距离的语言长度是通过身体(肉身)来体现的。《老子?十三章》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有忧患,是因为我们有自我的存在;如果我们忘掉自我,我们还有什么忧患的呢?这里的所谓“无身”,实质是指“无我”境界。人一旦达到无我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
9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8 :

上一篇:中国当代诗坛的长篇杰作

 下一篇:无
  相关链接
中国当代诗坛的长篇杰作     熊国华  2013-05-28
陆健诗歌的心路历程     单占生  2013-05-28
书写自己被命运指定的诗篇     燎原  2013-05-28
在前贤止步的地方起笔     森子  2013-05-28
一位美轮美奂的小诗人之歌     陆健  2013-05-28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