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铭和杯”2025沭阳中秋诗会成功举办

2025-10-08 作者:周守贵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致敬传统,弘扬文化。

  

  中秋庆佳节,桂香飘满城。10月5日,“铭和杯”2025沭阳中秋诗会在铭和康复医院温情举办。活动由沭阳县诗歌学会主办,沭阳县铭和养老服务中心、沭阳铭和康复医院承办。旨在弘扬传统中秋文化,抒发阖家团圆、爱家爱国情怀,讴歌盛世华年和美好生活。同时,宣传本土优秀企业,助推地方养老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沭阳县诗歌学会会长、《中国诗人》杂志编辑袁沭淮,南京铭和医院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张汉乐,沭阳铭和康复医院董事长、宿迁市散文学会会长仲素梅,以及本土诗人、诗歌爱好者20余人参加了活动,创作了30余首诗歌。

  诗会现场,与会者有序登台诵读自己创作的作品。或激情拉满,或深情无限,带给大家一种沉浸式的诗歌体验。辞赋作家、琴师江雁身穿古色古香的棉麻长衫,朗诵了《月光铺开的银色圆规》;电视台节目策划人吕亚林风趣地朗诵了《月饼游戏》,使大家重温了小时候吃月饼的童年时光;宿迁学院韩庆金老师客串朗诵了余光中的《乡愁》,声情并茂的表演引来了阵阵掌声。

  沭阳康复医院副院长袁建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张汉乐董事长兴致勃勃地分享了铭和集团的发展历程。铭和养老服务中心集养老、康复、医疗、护理和安宁疗护于一体,不仅是江苏省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更跻身国家级试点。作为江苏省首家智能康复港,还设立了徐州医科大学养老研究院人才培训基地,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获评“国家二级康复专科医院”,跻身中国社会办康复医疗50强。

  袁沭淮会长在在主持讲话中指出:“中秋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刻而多元。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经典中秋咏月的诗句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这些名句共同构建了中秋诗词的丰富意境,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

  沭阳县诗歌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举办五届端午诗会,今年又成功举办新春诗会与中秋诗会。这次中秋诗会因月相聚、以诗会友,是一场致敬传统,弘扬文化承续的美好盛会。

  会前,与会者参观了铭和养老服务中心与康复医院,现代化的设施、人性化的服务、专业化的照护,让诗人们真切感受到医康养结合的深刻内涵。

  文:周守贵 图:汪建东
 

“铭和杯”沭阳2025中秋诗会作品选登
 
袁沭淮|犁雨深深|张汉乐|草香居|仲素梅|吕亚林|麦粱|胡南|杨培展|江雁|马永|王长武|芦苇|潘旭|范德波|朱桂芳|老骨头|周文军|张道富|王浩明|虫二|李光红|青竹无语
 
苏轼举杯, 明月几时有
文/袁沭淮
 
明月几时有?是东坡
举杯把你唤出来的吗
欲随嫦娥,断舍离奔月宫
恐不胜高寒,不如月下起舞
清辉笼人间,笼着我
也笼着远方的亲人
 
星光旅途,几多仰头望月
几回月圆月缺
每到中秋,人们就会
吟唱《水调歌头》
愿天下人平平安安
玉兔陪伴一生
 
 
中秋之夜
文/犁雨深深
 
院子里和院子外的月光明显不一样
院子里,月光多了
羽毛似的语气
多了几声油烟下的咳嗽
但不是多余
今夜并没有多余的事物
一张桌子上,碗、碟为这一刻
聚满月光
冷热随意摆放
——它们是我从生活树上采摘的
不去想青涩和香甜与否
明天,是否跟着南下的队伍随波逐流
而此时,我卸下身上的铠甲和面具
月光,坐在对面矮凳子上
整个院子好像松了绑
 
 
七律·乙巳中秋节吟怀
文/张汉乐
 
西风雨露共时光,序属三秋夜未央。
朝暮吹笙多聚散,君臣细柳少离殇。
那堪报国怀端木,岂肯抛家格范滂。
独倚阑干望北斗,何由击楫济沧浪。
 
 
铭和的金秋
文/草香居
 
九月的风,带着桂香,走进铭和的宽阔走廊
汉乐先生,从诗行里走出,又走向病房
素梅女士,从散文里起身,走向患者的身旁
 
他们边用笔墨描绘人间
又用双手托起健康与希望
是文人也是企业家,他们的路越走越宽广
 
诗,是他们的初心
医,是他们的担当
医康养,是他们的新方向
 
医者仁心,是病房里最暖的灯光
爱心公益,是他们不改的信仰
医康养结合,让生命在温暖中生长
 
铭和的金秋,因他们格外明亮
诗与医,在这里相拥
爱与希望,在这里无限延长
 
 
五律•乙巳中秋节赏桂
文/仲素梅
 
佳节逢丹桂,沾衣人忘言。
香非桃李魄,色借月宫魂。
唐宋烟霞在,春秋雨露存。
闲来邀客坐,煮酒话乾坤。
 
 
月饼游戏
文/吕亚林
 
那一年,中秋
我十岁,妹妹的年纪
比我小四块月饼
父母发下月饼,一人一块
好像吃完这块月饼
就算过了中秋节
 
我放慢节奏,还是很快吃完
就转向贪玩的妹妹:
“把你的月饼递过来
哥哥给你变戏法——
说说,你最想要什么?”
 
“我要小船一样的月亮!”
我张大嘴巴,咯嘣
月饼变成黄灿灿的月亮船
 
“我还要月亮里的小花狗!”
我反向一口,咯嘣
一只小狗,从她眼前晃过
 
她眼睛变得又潮又亮
像两枚刚洗过的葡萄
“接下来——是最神奇的时刻!”
我压低声音:“狗狗要钻洞洞啦”
说完,月饼倏地滑进我的喉咙
我的喉结,上下滚动
 
妹妹哭了,我拼了命一样跑了
父亲挥舞着木棍
追得越来越近了……
 
 
铭和的光阴
文/麦粱
 
白昼从沭水之阳开始舒展
智能支架托起酣睡的云彩
张先生调试琴弦的手指
在康复仪器上寻找快乐的节拍
而仲女士正将素心梅
移植到晨间护理单的留白处
这是沭河畔也是淮河畔的奇迹——
睡的坐起来,朗诵河面闪烁的晨光
坐的站起来,手指测量窗台与对岸栾树梢
站的走起来,用崭新的平衡
与往昔的辉煌邂逅重逢
当黄梅戏穿过输液管的丛林
中秋诗会的朗诵声在轮椅间荡漾
张汉乐注校的民国沭阳县志里
飘出大半个世纪前的平仄月光
仲素梅的茶盏中
沉浮着沭水畔胡家形散而神不散的春秋
私人订制的个性化服务单温馨轻语:
——三号床需淮海戏唤醒记忆
八号床要金屋藏“蕉”铺就“苹”安归途
智能康复港万“柿”如意的蓝光里
每道疼痛都量子纠缠为
可降解的音符
暮色渐成温存的琥珀
护士护工值班表上新墨未干
我们学习用对称的温暖
丈量这次向黎明的迁徙
当银发注入沭河淮河两条河的水韵
每个身影在医康养的铭和庭院里
乐淘淘成会呼吸的诗行
 
 
傍晚颂
文/胡南
 
稻叶上悬挂着银亮的雨滴
丝瓜已苍老,垂落在瓜架上
 
这是我在傍晚所见,这所见
如亘古的雨声凿击我的听觉
 
万物精研过我这速朽之身
直至暮色降临,它们仍无所得
 
星光落在白色的韭菜花上
如词找到了故乡
 
一条老狗,跟在我的身后
小心翼翼,如犯错的孩子
我们一同消失在恍兮的暮色中
 
 
归去来兮
文/杨培展
 
最终,我还是回到了自己的村庄
河水澄澈,雨后的草木挂着晶莹的泪珠
阳光把它们映照得闪闪发光
 
曾经,我站在高远的星空下,试图攥取人间的烟火
走遍十万大山,没有一处山谷能容下我悲苦的肉身
涉过许多河流,获取不了鱼儿片刻的自由
 
我回来了,这是父亲耗尽半生垒下的院子
葡萄架叶脉下,能听到流水的倾泻
我在这里读书写字 ,留下一些无人问津的诗句
和我一起到来的大黄,时而发出犬吠
它还没有学会,一个中年人的宁静
 
 
月光铺开的银色圆规
文/江雁
 
我们始终在练习画圆
用月饼的模子,用餐桌的转盘
用月光铺开的银色圆规
一只脚钉在故乡井沿
另一只脚,跨越
高铁轨道与航班航线
 
桂花香被装进快递信封
电子月饼在屏幕绽放
而母亲依然用老式秤砣
称量着糯米粉与思念的比例
她眼角笑纹,是永不闭合的同心圆
 
今夜所有导航软件,都指向同一片月光
我们举杯时碰撞出的
不是酒盏 是正在愈合的时空断点
当北斗七星缓缓斟满光芒
每个未归人都成为银河系里
正在靠岸的小船
 
这圆从来不需要绝对完美
就像月饼切开时,露出的莲藕丝
绵绵不绝地,连接所有缺角的夜晚
 
 
中秋月歌
文/马永
 
秋风推开了窗户
向我诉说月色的温柔
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
指尖滑过时光,月在梢头
 
我愿做窗角的那轮圆月
或是阶前徘徊的风
相信你也沉醉在中秋
此时的月光盛满我们的相逢
 
要么你住进我的诗行
要么我沉醉在你的眼眸
月光正把团圆斟满杯盏
一字一句都是情由
 
 
丹桂飘香里的祖国
文/王长武
 
我的祖国,在金秋十月
是一棵伟岸的桂花树
每一个细胞都羽飞着香甜
呼啸在乡土的中国、
城市的中国……
 
我的祖国,在金秋十月
是一个温暖的大花园,人民
尽享以武止戈的铿锵长城
从耄耋老者到嘤嘤孩童
都是花儿,被珍惜、被呵护
 
我的祖国,在金秋十月
是一轮天下归一的明月
清辉向人间
用她最温柔的皓月胸襟
召唤莘莘骨肉,期盼团圆的
游子向家的方向热泪盈眶
“人人应有家国情怀”铮铮情愫
 
 
中秋月
文/芦苇
 
本是一块冰冷的石头
却引得不断的吟唱
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却聚集了无尽的思量
那忽隐忽现的身形
今夜最圆,今夜最亮
普通的夜晚便不再寻常
 
走西口的汉子呦
戍边的儿郎
你可知道
今夜天空的那轮圆月
是孩子的盼
是妻子的等
是母亲的目光······
 
 
中秋归程
文/潘旭
                                      
远方的高铁,早掠过暮色
我们的车轮,还在国道上挪
中秋的月亮,被电车的前灯
照得,有些苍白
 
服务区的充电桩,排着长队
像我们,排着队的乡愁
续航里程,和耐心一起往下掉
家的方向,还在导航里闪烁
 
月饼遗留在副驾,已不似往年香甜
但记忆里的饭香,和天上的月亮
都在路的尽头,静静等着我
 
 
月团圆,人团圆
文/范德波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日历撕下一张,又撕下一张
盼望着,盼望着……
 
中秋集结号奏响的一刹那
从南到北,从北到南
从东到西 ,从西到东
返乡的人群瞬间汇成了一股洪流
这股洪流勇往直前,势不可当
 
洪流的尽头有最亲的山,最亲的水
最亲的人,最可口的家乡菜……
他们是心底最最温柔的挂牵
熟悉而陌生的敲门声响起的那一刻
万千思念融化在浓浓乡音里
 
那一刻——
人团圆,月团圆
 
 
圆月
文/朱桂芳
 
纵使繁花开落千重,
任凭四季叠影朦胧。
你仍持守那份皎洁,
令我倾心如初。
 
与长夜相拥的时光里,
你阅尽人间悲欢种种。
却始终缄默如古佛,
将万语凝作一痕清光。
 
 
望中秋
文/老骨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咱被咱妈传染了
过度的执着,这些天越发加重
像微信、抖音一样,各种各样的堵
 
高速高铁、航运航空
打的自驾骑摩托,车挨车,人挤人
密集阵似的,大数据都快被急疯了
 
妻子也被传染了,洗衣拖地
刷马桶哂被子,反复的折腾
生怕哪儿还有半点灰尘
 
买菜,煎鱼炖汤,煮虾蒸肉
好像什么都准备好了,好像总还缺点什么
 
秋灯渐冷,庭院寂寂
与妻相望,眼睛里挂满了星星和月亮
还有停不下来的念想
和不能直呼其名的缅怀
 
 
中秋,在铭和吟唱
文/周文军
 
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
中秋的月饼,又甜又香
中秋的大地上,收获成熟
人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风,也变得凉爽
雨,多情似待嫁姑娘
太阳,已失去昨天的热情
月亮,却更加温柔大方
 
中秋佳节,我们要吟唱
不但要吟唱,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也要吟唱,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梿枷响到明
在铭和康养,正在吟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秋
文/张道富
 
中秋是起早
开车回家团聚
途中车辆的堵塞
 
中秋是梦中的心思
飞到情人的身边
手挽着手
徜徉在月下的欢喜……
 
                     
讴歌守护者
文/王浩明
 
哪怕中秋,雨骤风狂
我的心中
依旧花好月圆……
 
步入老年,有许多人
被宠着、爱着
他们像一群快乐的孩子
在《铭和养老服务中心》
齐声高唱
巜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讴歌守护者
讴歌守护四方的猛士、
播洒真、善、美的诗者
还有敬老爱老的铭和人……
 
 
我已与明月不打紧
文/虫二
 
风,提到中秋档
叶子黄了好多。轻落去
农历。又露出了肥臀
 
要不要过堂,照耀
要不要起鸡皮疙瘩,张望
明月与我,各擦各的玻璃
 
离开的我,都不回头了
果园已经稀释
清汤寡水
明月之下,对影不成三人
 
沂河淌的水落了下去
轻松的石头,隐约的青苔
 
 
一场秋风和一个团圆的节日
文/李光红
 
飞奔的云,只为赶赴一场秋风
匆忙的脚步,只为赶赴一个团圆的节日
云,在天空里寻找
风的源头
脚步,在大地上寻找
那份团圆的爱
云,找到了山顶和海洋
脚步,找到了月亮和灯光
 
一场秋风,抑制不住思恋
把细雨落在眼睛里
一个团圆的节日,多少爱
将闪烁的泪,洒在天上
一场秋风和一个团圆的节日
演绎着,天上人间的真情
一杯酒、一把泪,还有一腔
肺腑衷肠
 
 
铭和印记
文/青竹无语
 
十年。他们将身影叠成庭院,
拢住欲圆的月光。
掌纹里起伏的春秋,渐渐,
在岁月中化作清浅的年轮。
 
而掌心始终捧着晨露,
为每根银发注入温存。
在铭和,所有安睡的夜晚,
都将在黎明时分轻轻醒来——
 
当年华在流光里沉淀如菊,
他们便采撷桂香,为记忆,
系上月白的缎结。直到每个中秋,
从团圆馅里,尝出温柔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