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桂兴华新作《北京阅兵式·畅想》首发,第三届政治抒情诗高峰论坛明年1月举办

2025-10-16 作者:金飒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桂兴华多年来致力于政治抒情诗创作,其作品以“大事件聚焦”与“小细节取胜”为特色,曾创作《兴业路76号》《邓小平小道》《幸存的小手向红星致敬》等多部反响热烈的作品。此次推出的《北京阅兵式·畅想》延续他一贯的创作风格,以饱满的激情与细腻的笔触,再现历史场景,抒发家国情怀。

  近日,在上海浦东塘桥社区文化中心的大课堂内,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副团长奚虹深情朗诵了红色诗人桂兴华最新创作的大型组诗《北京阅兵式·畅想》中的选段,诗句中“天安门广场巍巍的城楼前,又一次模糊了双眼”等句子,将听众带回历史现场,引发强烈共鸣。此次活动也标志着《第三届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高峰论坛》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届高峰论坛计划于明年1月初举行,目前正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鲁迅文学院新时代诗歌高级研讨班、上海作家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积极协商合作事宜。论坛期间,将首发《突破的红》图文集,收录专家论文及诗人傅亮撰写的传记文学《渐渐红了》。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屈金星也为该书撰写专稿。

  桂兴华多年来致力于政治抒情诗创作,其作品以“大事件聚焦”与“小细节取胜”为特色,曾创作《兴业路76号》《邓小平小道》《幸存的小手向红星致敬》等多部反响热烈的作品。此次推出的《北京阅兵式·畅想》延续他一贯的创作风格,以饱满的激情与细腻的笔触,再现历史场景,抒发家国情怀。

  自2012年起,桂兴华带领草根朗诵团体在上海多个社区开展红诗朗诵活动,培养了一批优秀朗诵人才,多次在上海市民文化节及新区评比中获奖。然而,桂兴华也坦言当前政治抒情诗创作面临挑战:“为何打动人心的作品仍然不多?为何概念化、空洞化的表达依然存在?”他表示,将在论坛上公开自己一年来研读红诗的笔记,并呼吁诗人们勇于突破创作瓶颈。

  此外,桂兴华还透露,正在策划一项面向海内外的征稿活动,主题围绕2008年汶川地震中向解放军致敬的“敬礼男孩”朗铮。在今年9月的北京阅兵式上,朗铮的亮相引发广泛关注。桂兴华希望诗人从不同角度为这一感人形象创作诗歌,他自己也已两度提笔,表达对这一感恩故事的深刻体会。

  “想突破,很难的。但我不怕难!”桂兴华表示,希望通过征稿与论坛,发掘民间诗歌高手,拓展政治抒情诗的创作视野,让更多新面孔在诗坛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