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70
的生命与灵魂体验,让一切痛苦可以彻底忘却过去,让人
性有机会彰显更多的伟大,其实这就是诗歌有着更多向上
象征的一种诗性力量的融合。深刻的思想从来不会有任何
恶意,它既是世界破坏与对抗中的宽容和谅解,同样永远
也是对一切黑暗及腐朽势力的坚定拒绝与排斥。独立性诗
歌于内心一样也在做着这类不懈的斗争:它们面前仿佛始
终都有着一种对立的风暴,有水火不相容的诱惑的挑战,
但最终能在想象中欢呼的,不是专制世界千年的乌云笼
罩,依然还是鲜明而简洁的人性,永远在以代价的豪迈,
一路在尽情地奔驰。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那些真正拥有
自由寄寓的独立性诗人,实际就是在用灵魂一生献身。纵
然深刻或许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只要世界尚未进入尾声,
诗歌于自己永无止境的动力中,就要完成一种根本性的世
界观大解放。包括用明显的良知,充分而客观的评判一个
社会;包括以自己肩负的使命,用与澄明相通的丰富的精
神思考,永远挽救艺术及某些制度的堕落。哪怕在一种厌
倦的生存中,那些自由寄寓性诗歌,也不会将无数危机所
见,全都说成是悲凉的发展。这便是诗人悲悯的宽阔之心,
闪烁起的仁慈的天空。他要凭借想象溶解一切人类弊端,
也要力图以更多进步的象征,为世界倡导一种不再是黑暗
的出路。这同样也是逻辑的精髓所能仰望到的某些先验价
值的星空,它不是简单现实的图景,而是诗和远方共谋的
一再的蓝天。诗歌不是无知美学狂欢的避难所,不是什么
达达派的沃土,它仍然是清晰明亮的星辰,是初衷一直影
响着未来的旗帜。那些连贯而系统的体系形成,应当连空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