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75

是说非得要在形态上的体现,是多长多大或是多具规模的
               一种大诗或史诗,关键指涉仍应是思想的倾向与容量,以

               及在意境、境界和价值观上所能展现的,再有什么热情的
               抱负。这些都非需要来自诗人的亲眼目睹。让内心与灵魂
               在沉思后说话,让拯救的观念在时间长河永久盎然荡漾,
               且不断为未来的希望下注:不为征服和控制,只为人性最

               大限度的还能于这星球,光彩的坚持和保留。因此,所有
               能够富有自由寄寓的诗歌,在世界的组成部分中,必定始

               终还会以梦想的渗透和折射,散发出自身作为精神光芒的
               种种进步的象征。即便生命是短暂的,平静地指出历史还
               是蒙昧的,尤其时代鉴赏的失败并不等于就是伟大诗人的
               失败,那么在一切新的黎明,便是诗人最终会像凡人肉体

               一样远去,华章已然铸就不倒的精神躯体,一种隐含着巨
               大启悟的阅读,自是也就会使孤独,有了更富神圣的意义。
                   但丁如此。莎士比亚如此。歌徳如此。当今世界一切

               幻想与不朽并列——终身满怀梦想的诗人,无疑也避免不
               了皆当如此。






                                2021.9.15 ~ 17 于广州南岗














                                                                   75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