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60
高度作品是一种本质的展现与抒情
——献给自己并致所有神性精神内化的诗人
文学由倾向构成。躯体不是无限的,但发生在有思想
中的故事,却可以在岁月中长存。用认识来化解人类的苦
难,诗歌正是用一种跳跃的节奏,来实现事物的演变。当
然其过程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批评性和颠覆性,不然新的梦
想场景就难以开场。书写对于文本的表达,从严肃角度而
言,一样不能流于或停留在那些无聊而致命的爱好。对于
古往今来历史上的不朽文学作品来说,真正的美学价值根
本上讲依旧是孤独的,时代似乎太忙于所谓的前进,因此
个别充满雄心的创作,面对的其实也没必要就是现实,而
是不同历史过往的未来。因为只有它们才会认真地看清,
作者当时竭力想要用心改变什么。这当然绝非是由眼睛看
得见的世界,必须是种心灵的默读与洞穿,一如同样深邃
的宇宙隐喻。乔伊斯的《尤利斯西》在今天或明天,俨然
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珍贵精神的客人,而在当时的北爱
尔兰某一光辉角落,作者倾力所做的一切,竟是那么地令
人生厌和乏味。文学的方向,自始至终都有着一种理想的
神圣化,违背了这一显著特点,作品倘若带给读者的仍是
人性严重的挣扎,不是一些揭示效果烘托出的崇高之路,
所有作品包括毫无健全洞见的那些诗歌,自是也就失去了
文学仁厚而公正的力量。
让思想成为知识,进而演化为具有各类高潮的艺术,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