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鹅塘村”与精神生态:论徐俊国诗歌创作的伦理意识 |
|
|
作者:朱林国 来源:本站 责编:周占林 日期:13-05-20 16:43:20 点击: |
|
自诗集《燕子歇脚的地方》。)
面对那些生命存在物的遗骸,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无限的悲悯之情,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充斥着诗歌的字里行间,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平视地关注诗人视野里的每一个生命体和存在物,表达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实际上,诗人的思想并非停留于此,而是在对弱小生命存在物生存命运的深层思考上,进一步推衍至作为社会存在主体的人的精神领域的思考,那么在看待人的精神生态的时候,理应存在一种平视化的态度,去建构和谐的精神生态,从而使得人的精神生态也获得一种平衡。在《俯身大地》里,诗人写道:“当湿漉漉的地气直扑脸面\让我无声泪流的不止是土里涌上来的心跳\在深处生活的人民小声说话\一波一波涌上来的还有麦香一样的好时光”,在这里,诗人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俯身大地,降低自己的姿态,无限地接近大地,当地气扑面的时候,诗人的怜悯之情不由得生出,为深处生活的人们留下无声的眼泪。接着,诗人“无数次把耳朵贴近铁轨\火车越来越近 大地在震荡\幸福一闪而过 热了的胸口至今未凉\油菜花怒放\大地赐给穷孩子辽阔无边的金黄”,那么,诗人再一次地接近大地,当火车越来越近的时候,诗人的精神皈依感便越加强烈,因此,诗人想到:
我还没有老 但我的双脚弄脏过大地
为了表示一生的悔痛
我学着谷穗 向大地 深深鞠躬
只有心灵的虔诚,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表达诗人一生的忏悔,表达他对大地的深深眷恋,因而,诗人要学着用谷穗那样自然而虔诚的姿态,深深鞠躬,与大地平视。在《低头》一诗里,徐俊国写道:“如果不是低着头\即使眼眶里涌出泪水\我的悲悯也将浪费在自己的脸颊上”,诗人用真切的情感和大地交流,倾吐内心里无法抑制的深情与尊重,“大地把我搂进她的怀抱\我因此爱上了低处的稗草”,亲近大地,播撒着对生命存在物无私的爱,诗人看到的是:“它们干燥或湿润地活着”,这引起了诗人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思考:
我感动于这种自上而下的生长
低头去吻它们
它们摇晃着羸弱的身子
在风中接住我献给辽阔大地的哭泣
这里交织情感的文字表达着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感动,俯身亲吻,降低诗人的身份和位置,以一种平视化的目光看待诗人眼中的一切,这也正应了诗人的一句话:“诗人没什么可以骄傲的,不把自己的位置放低,那又能怎么样呢?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抒情,是不诚实的表现。以人类为中心的宇宙观和伦理观对人类之外的自然万物来说是不公平的。一只蜜蜂的生存智慧并不比人类低级,它们简单的生存哲学反而是高级的人类做不到的。” 因此,只有以平视的态度去感知和面对这个世界,我们的心灵深处才能获得一种平和与安宁。
诗人徐俊国用他独特的“鹅塘村”世界,去展现诗人对人们精神生态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这些都最终汇集在诗人诗歌创作的伦理意识之中,在呈现与思索之间彰显着诗人独特的诗学价值和诗歌魅力。
| |
|
|
|
|
|
| |
相关链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