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人 >> 朱林国 >>

“鹅塘村”与精神生态:论徐俊国诗歌创作的伦理意识


作者:朱林国  来源:本站  责编:周占林  日期:13-05-20 16:43:20  点击:


反映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便产生一种“平视”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拉近诗人、作品与阅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在艺术的共识中产生共鸣和审美享受。当然,徐俊国的这种“平视化”的写作态度与诗人本身的审美取向有关。在徐俊国看来,诗人的审美取向影响着诗人的写作态度,而不同的写作态度又影响着作家作品的境界,作品的境界是和作家的态度分不开的。诗人在和商震的一次对话之中,这样看待:
  
  不同写作态度的诗人,境界也有明显的差别。如果把诗人当成站在阳光底下的人,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一、用阴影把阳光弄脏的人;二、在阳光中诅咒阴影的人;三、在阴影中歌颂阳光的人;四、用阳光清扫黑暗的人。第二和第三类诗人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处理得过于简单,一个太执拗于阴影,另一个太迷信于阳光;第一类诗人让人厌恶,第四类诗人令人敬佩。
  
  从这段话里,可以见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充满着阳光的,诗人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认知、理解、判断和把握的态度是平和而向上的。诗人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以一种阳光的姿态关照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用最诚恳的态度去进行诗歌写作,进而用诗歌表达他对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看法。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诗歌对于他来说是带着安慰和拯救之心来到人世间的,诗歌的真正使命不是去歌颂、诅咒,而是去“清扫”,“清扫”便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这种“清扫”态度的一个表现就是平视。徐俊国说:“诗人站得太高就离大地太远了,看不见大地上的‘阳光和阴影’。我在练习写作之前就是一个蹲在田埂上观察草虫的孩子,几十年以后还保持着这个平常姿势,只不过观察的对象多了,范围大了。蹲下来打量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才会呈现出它相对明晰的那一面。”②在诗人徐俊国身上,从蹲着看事物的姿势到一种有着强大内驱力的平视化写作态度的呈现,给人们彰显着他真淳的生命本位思想和真挚的诗歌艺术魅力。同样,对于徐俊国这种平视化的写作态度,青年评论家霍俊明也深有感触,这样评价:
  
  就我个人的观感,我一直觉得你把“诗人”放得位置很低,换言之你是躬下身子在和事物对话,你甚至会趴下身体倾听那些陌生而久违的声音。你也会躺在曾经繁茂的田野的植物之中透过斑驳的叶片(而今一切尽显落寞成为已逝之物)看看到些从上空洒下的时间的秘密之光。你的卑微虔敬的诗人之心一次次让我感动。
  
  那么,阅读过徐俊国的诗歌作品之后,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霍俊明对诗人徐俊国“平视化”写作态度的评价是合理的。徐俊国放低自我的位置,躬身和一切存在物对话,甚至和自我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对话,用朴素真挚的诗歌语言,表达并实现着他敬畏生命的诗歌理想和对心灵位置与精神居所坚守的执著,给阅读者带来深深的感动。
  对一个诗人作家的认知与评价,离不开对诗人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深入诗歌本身,深入诗人的心灵世界,才能更好地捕捉诗人内心深处最打动人心的东西,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平视化”的写作态度。如诗集《燕子歇脚的地方》里,诗人婉转细微的关注背后显示的却是他像对待人一样去对待生命存在物的遗骸而产生的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时光凋谢了很多年,
  竹林中随处可见生命的遗骸。
  一小截干瘪的蚯蚓,
  代表一声不吭的劳动者,
  倾斜在土里的蜗牛壳,
  代表大地之上最小的纪念碑,
  半片羽毛,代表一只小鸟苦苦飞翔的一生。
  
  我把它们掩埋,并一一凭吊。
  当我起身离开,蓦然发现,
  一朵鸢尾花静静点燃在这些遗骸的中间,
  宛如大自然蓝色的灵魂:至少三个花瓣。
  (《鸢尾花》,选
9 7 3 1 2 3 4 5 6 7 8 4 8 :

上一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的研究综述及局限分析

 下一篇:无
  相关链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的研究综述及局限分析     朱林国  2013-05-20
新锐诗评家朱林国简介     朱林国  2013-05-20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