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立世

王立世诗歌赏析(三)

2023-06-27 作者:王立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中国作协会员、著名诗人王立世诗歌及众家评论。
   
《水》
王立世

柔软得
无法站起来
清澈得
一眼能看到底

只有特别冷时
才会收缩自己
表现出一点坚硬
来对付生活


  【著名诗人、作家、编剧、原中国作协副主席黄亚洲赏析】归根结底,咏物者咏的不是物,是咏物者自身,或者是咏物者所想代表的一类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关键是如何找到一个理念的内核,这就看个人的眼光了。 这首诗所咏的物太普遍了,千万人都写过,但这位咏物者所推出的理念,倒是有点独到。 你可以从欣赏的角度去理解,水的那种柔性、包容以及对付一切的从容;你也可以采用一种不无怜悯的视角,因为这是十分干净而无法抗击命运的一群。 这是一群普通的中国人。是的,大抵上,你可以这样理解。
 
 
《月之二》
王立世
 
月照亮了我
我离月还是很远
即使月藏在云后
我也不会迷路
月像一粒药丸
有草味
闻一闻就回到了
远隔千山的故乡

 
  【著名诗人、评论家呼岩鸾赏析】月亮照亮了诗人还乡的路,即使乌云藏起月亮,诗人也不会迷路。因为月亮远得成了一粒有草味的小药丸,诗人闻着月亮小药丸的草味就回到了故乡。开天辟地,月亮第一次成了小药丸,第一次有了草味,第一次被游子闻月辩味回到了故乡。月亮带着故乡的味道在天上游移,游子回乡闻味找到了故乡的月亮。诗人创造了一个精神的月亮。
  这首诗给诗史贡献了一个月亮的新意象,就像曹孟德贡献了“月明星稀”的月亮,李白贡献了“举头望明月”的月亮,杜甫贡献了“月是故乡明”的月亮,张若虚贡献了“春江花月夜”的月亮,苏轼贡献了“明月明年何处春”的月亮,欧阳修贡献了“月上柳梢头”的月亮,胡适贡献了“放进月光睡满地”的月亮,何其芳贡献了“告诉我那里的月色”的月亮,海子贡献了“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的月亮  。诗人人,只要有一个月亮就够了。天上吊诡第一山西山阴月。
 

《心迹》
王立世
 
我后悔一生的是
不能从汗水里
晒出更多的盐
不能从骨头里
提取更多的钙
不能从抑郁的心海里
捧出一颗理想主义者的太阳

 
  【著名诗人、评论家、兰州交通大学教授高亚斌赏析】隐藏在这首诗背后的,是一颗悲悯与关怀之心,是美人迟暮的伤怀与烈士暮年的感慨。诗人在对于事物的苍凉之美的叙述中,能够穿越那些纷乱的物象,抵达事物深处的脆弱与疼痛、在物我之间进行彼此的心灵慰藉,从而实现对于生命本体的忧患与沉思,入于幽冥隐微的深邃境地。
 

《颧鹊楼》
王立世
 
颧鹊楼上不见颧鹊
遥想当年
诗人王之涣逃离官场后
移情山水
登上颧鹊楼时
宦海的沉浮
被汹涌的黄河水冲到脑后
条山上壮观的落日
让他胸襟顿开
从此,人生的得失
不再和他纠缠

    
  【著名诗人、画家邢昊赏析】楼和鹳雀、单纯的王之涣和险恶的官场、汹涌的黄河水、条山和落日……无一不再现了当年并非寻常的壮景。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官场已经远离了,满目的山水也仿佛移情别恋。宦海在沉浮,落日在喋血,但胸襟洞开。这足可以见出诗人对世事,是何等的不萦于心。
 

《雷》
王立世
 
我一辈子
没有像雷那样
大声说过一句话
却像埋在路上的雷
谁踩了
才知道我的厉害

 
  【山西大学古典文学硕士王鹰赏析】这首诗中出现的两个“雷”,分别代表不同的喻体:第一个是自然现象打雷,第二个是地雷。诗人要表达的是“我”这一辈子虽然不会和人大声争执,但是“我”并不是好欺负的,“我”是有原则和血性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词义的悄然转换使诗意呈现出一种跳跃性的律动,读者在恍然之际又不禁叹服诗人的机智。结尾一扫其他诗歌的深沉内敛,带着孩子气的勇敢和率真,让人心领神会又忍俊不禁。

 
《感悟生命》
王立世
 
在大千世界
仿佛一只不起眼的蚂蚁
在高远的苍穹下
在起伏的大地上
爬行一生,辛劳一生
不曾想过去摇撼大树
被人嘲笑的野心和不自量力
是自己不屑一顾和一贯鄙弃的
庸庸碌碌的过程中
一些圣洁的念头蠢蠢欲动
那个幽暗的洞穴
是我今生最后温暖的归宿
更多的时候
像一根脆弱的芦苇
在秋风中诚惶诚恐
无法挽住时间的奔马
无法抗拒薄纸般的命运
任凭皱纹在脸上横行
虽有鹤立鸡群的思想
但常常发出
无奈甚至绝望的声音
最终也抵不住
一把熊熊的烈火
把自己烧成冷冷的灰烬
灵魂在忍受最大的痛苦时
仍不忘保持高蹈的姿态
最终留给大地的是
一个思想者远去的背影

 
  【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谢幕赏析】这首诗可以让人百读不厌,其原因就是诗人王立世写他意识中最原始的“主体”。在大千世界中,诗人的着眼点却从小小的蚂蚁作为契入点,这是小中见大,由一点生发开去,这符合自然规律。这也是诗人王立世“诗学思辩”的“主体”。
 

《燕兄》
一一致山东兄弟燕来松
 王立世

燕兄多次邀请我
到他的黄河口看看
如果换成别人
也许是客套话
燕兄是认真的
我也是认真的
原想退休后
一个人去燕兄那儿小住几天
看看他永不消逝的黄河
在风清月明的夜晚
与燕兄举杯对饮
谈谈天台山别后的想念
谈谈我为他写的那篇评论
不料燕兄发来微信
说三年抗癌已到晚期
我怎么一点都沒看出来
一个不会装的人
竟然装了三年
实在撑不住时
才说出一句残酷的真话
在这个万分悲伤的时刻
我不知如何安慰燕兄
说他无愧于社会
有什么鸟用
我们的重逢
已经变得雾一般渺茫
燕兄活得坦荡
连一只蚂蚁都不忍伤害
可生命无常
我只能为他默默地祈祷
燕兄,要像曙白老师学习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
用诗歌与死亡较量
你可知道,
对诗人而言
黑暗意味着光明
死亡意味着再生
燕兄,来生我们还一起写诗
把诗写到天上,好吗


  【青年诗人、评论家马鲜红赏析】在拜物时代,人性的恶正在一步步占据上风,但那种把敦厚、老实写在脸上的人,也许就是最后的原生态的善人。诗人燕来松就是这种原生态的好人,他“连一只蚂蚁都不忍伤害”,常常把小虫子当亲人。他的话语朴实无华,“燕兄多次邀请我/到他的黄河口看看/如果换成别人/也许是客套话/燕兄是认真的”,他甚至连玩笑也不会开。人前他总是如履薄冰,担心烦扰别人,害怕自己的话不对别人的味囗,不想带给别人任何负担,“一个不会装的人/竟然装了三年”,要离别了才“说三年抗癌已到晚期”。再说任何高大上的话已是无用,“只能为他默默地祈祷”。以诗人的方式安慰,以诗人的方式告别,“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用诗歌与死亡较量”。诗歌是来自灵魂的力量,能使黑暗变得光明,能使死亡再生。“把诗写到天上”吧,让灵魂感领无限,伸手可触之处就是生死同一,万物一体的大道。蚂蚁的忙碌里,昆虫的振翅里都将有你的身影,风是你呼吸,日月的轮回里也将能听到你脚步的声响。

 
《钓鱼》
王立世
 
钓鱼者
常常被鱼
钓走
这世界
弄不清
谁在钓谁
一江春水
眼睁睁地看着

 
  【著名诗人、评论家王宁赏析】
  以前对王立世的诗,写过不少所谓的评论;时间似乎过去了很久,今天,又想起他的诗来,姑且,就从他的《钓鱼》说开去。
  钓与被钓,都陷入了关于世界的生活悖论;生命在这里,很多时候不能自拔,因而无奈地活着。到底谁又是鱼?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世上为什么总有那么多无奈的存在。《钓鱼》,通过形象的语言,说出了这一点。
 
  无奈地苟活于世。这是人类存在的真相之一。人们不想成为鱼的时候,却被钓了;鱼想成为自己的时候,却被放任自流了;这种现实的残酷性,也被诗人大胆地揭示出来。
 
  “一江春水”何其大。谁也无法越过它;除非遁入空门;否则,就得用这道文化背景,映照自己弱势的身影。尤其当这个世界的人,还“弄不清”、搞不懂这个世界的时候,钓与被钓,依然是倍加尴尬的事件,凸显着大一统下碎片般的生活窘迫与无助。
 
  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一首极短的诗,将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概括出来;更不能让人间众生命运一并包括。但此诗,至少在诗人的笔下,做到了某种关于世界与人共存的揭示与提纯,这是关键的诗写,难以忽视!望诗人写出更多佳作!

 
《门》
王立世
 
开或闭
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心境而异
 
你的柴门
对我虚掩一生
又比那些朱门
充满暖意和高贵
 
我不用皱着眉头
在你门前徘徊
也不用苦苦斟酌
是推,还是敲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廉菲  马丽赏析】
通往不同世界的“门”
 
  王立世的诗歌,语言朴素简洁、不事雕琢,结构整齐、层层递进,表达逻辑清晰,常常能够引人深思、产生联想。《门》便是这样的诗歌。
  门是一个名词,诗人使用陈述语气,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世界上的门各种各样,但门后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是现实还是梦境,是亲情还是爱情,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看到标题,读者便在心中画下了问号。
  作者并未让读者心中的疑问停留太久,在诗的开篇,便一针见血地点明:“开或闭,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境而异”。对于“门”开闭的状态理解,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同一个人,在时过境迁之后,以不同的心境再去看同样的“门”,也会有所改观。笔者在此还有另一层解读:不仅是门的开闭状态会因各种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门后的世界更是因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历与心境而不同。
  从亲情层面来看,这扇“门”通向的是简朴无华但却充满温馨与关怀的家庭世界。诗歌的第二节,作者提到了两扇门——柴门与朱门。在广阔的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们生来便处于“朱门”所在的环境中,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曾令无数人艳羡与神往。然而这并非社会的全貌,大多数人并没有殷实的家境和显赫的背景,那么“柴门”里的人就低人一等吗?作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认为柴门比那些朱门多了暖意与高贵。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充当着避风港的保护作用,虚掩的柴门则象征着永远敞开的家庭之门。一方面,哪怕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无法阻挡血浓于水的亲情。长辈们的关怀与爱护,后辈们的尊重与爱戴,甚至是全家合力共渡难关的决心与努力等等,都构成了一个家庭无数暖意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作者将柴门与朱门对比,得出与世俗相反的结论。在笔者看来,作者并非是在讽刺、甚至贬低“朱门”,而重在突出“柴门”的温馨和民为贵的人本价值思想。联系生活实际,家庭源源不断地给予人精神力量,推动人在奋斗的征程上不断前进,可以说,来自家庭的温暖是人精神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面的世界是风雨交加也好,电闪雷鸣也罢,“回家”永远不会产生顾虑与思想上的负担。这一点作者则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我不用皱着眉头/在你门前徘徊/也不用苦苦斟酌/是推,还是敲”。读到此处,会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在脑海里浮现出回家时放松的精神状态:不论回家的时间早晚,不论在外是否受到了委屈——回家对大多数人而言,永远是无须再三思索的事情。因为我们深知家中的夜晚有为我们点亮的灯,有不断被加热过的饭菜,有永远关怀我们的亲人,所以回家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打开家门,不用细细斟酌开门的方式,也不用担心可能出现的难堪。
  在当下时代,在当今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呈现越来越激烈的态势。我们始终在推动自己进入“煎熬”的循环当中,却忘记了询问内心的声音——“朱门”背后的世界,是否适合自己生存?有让自己感到欢欣雀跃和心灵安宁的吗?笔者在此并非否定对于理想的奋斗与坚持,而是想提醒那些在“朱门”前苦苦徘徊、等待却得不到任何回应的人,或许回头看看那扇现实的“柴门”,虽然不起眼,但却为你敞开,能够让你享受生活,自得其乐呢?
  皱眉徘徊、斟酌踌躇,这又何尝不是热恋中情侣小心翼翼呵护彼此之间情感的准确刻画。因此,作品的这扇“门”,也可以通向伴侣之间充满信任的理想爱情世界。作者认为,真正美好的爱情状态是:相互尊重、信任、关怀,彼此认真维系与呵护爱情却又不过分小心翼翼。“柴门虚掩”象征着恋人一直张开的双臂,他们的怀抱向彼此敞开,充满温情和人性。作者在“皱眉徘徊、苦苦斟酌”前用了否定词“不用”,意思是伴侣间稳定的关系需要彼此坦诚真挚相待,袒露自己的心声时,不要刻意雕琢,华而不实;日常相处时,则应大方面对,不要畏手畏脚,过度担心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信任。诗人从反面出发,对比衬托、描绘刻画出理想的爱情世界。
  无论读者从哪一种心境解读,从哪一层面理解,亦或是抵达作者塑造的“门”后的任一世界,都是合乎情理,能够读得通的。这便是作者在《门》这首诗中留给读者的广阔的想象与思考空间。在此之外,全诗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出发,诉说着对“你”的情感认同,这一方面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则令读者能够自然地将自己代入,进入到作者在作品中所塑造的不同“世界”。
  最后,要想真正抵达作者在《门》后塑造的众多美好世界,则需读者认真、仔细品读诗人在作品中传达出的人生反思与哲理。只有如此,方能打开内涵丰富的人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