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呼唤社会的公平公正的随性而发的原生态诗歌,而是参赛者为达到获奖目的刻意揣摩主办方喜好的应制诗歌。这样,组委会恐怕不仅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原生态打工诗歌,还有通过本次诗歌大赛对获奖优秀诗人实行招安的嫌疑——而对于这些“户口呼来即上船”的获奖诗人,一旦他们失去写作的精神资源,只怕也只能成为御用诗人,这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精神更是一种悲哀和不幸。
进城民工的幸与不幸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这其中离不开我们亿万名进城打工的兄弟姐妹的辛勤劳动和巨大贡献。他们以太多的汗水和血水,谱写着劳动的无尚光荣和现代化进程的壮丽诗篇;他们以太多的血泪和抗争,唤起社会的关注和同情,一点一点改写着外来打工者生存的境况。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开始不断强调保障农民工切身利益、关爱农民工,这对于打工群体可谓不幸中的幸运。
漂泊不定,失业恐慌,崇高与卑微,憧憬与幻灭,尊重与歧视,痛苦与伤悲……户籍的无情,让广大农民工在自己的土地上,始终扮演了一个外来者的角色,像那些四处漂泊的吉卜赛人,在颠沛流离中他们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与困惑。在这样的一个特定背景下,拿户籍做奖励,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关爱农民工诗才,但从本质上讲,却是在无情地给他们、同时也给所有勤劳的农民工脆弱的心灵创口里撒盐。
一、拿户籍做奖励,是承认二元制户籍制度合法,将让社会公平的梦想离农民工越来越远
在国家逐步取消二元户口登记制度、探索居住证制度的今天,拿户籍做奖励,不仅与国家的户籍改革方向不吻合,相反却在无意中推动着“户籍区别”观念的延伸与发展。而且,即使有一部分农民工诗才在国家正式取消二元户口登记制度之前解决了他们的现实问题,却无法让更多的打工者心里增添些许的温暖,反而更加唤起他们的自卑感。背负着沉重的户籍观念,他们仍将毫无希望地蜗居和蹒跚在社会的最底层。
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应该在改革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中,拿出当年那种敢闯敢试的劲头,带头推进城乡一元化户籍改革,为全国杀出一条“血路”,将套在农民工头上的身份“紧箍咒”扔进太平洋,让更多的进城农民工都能真正扬眉吐气,而不是带头承认二元制户籍制度合法,加固二元制户籍制度这一阻碍社会前进的障碍,让社会公平公正的梦想离广大农民工越来越远,对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令他们更加焦心和痛心。
二、拿户籍做奖励,提倡“写农民工”,真正的农民工诗人将成为“陪衬”
根据《征稿要求》:“以反映农民工工作生活、精神面貌为主题,格调向上、思想健康的诗歌和歌词作品,欢迎‘写农民工,农民工写’的诗歌和歌词作品”。“写农民工”,题材限制为与农民工有关的,但创作者的身份没有限制;“农民工写”,身份限制为农民工,但题材没有限制。
大赛的主角表面上看是农民工诗人,但“写农民工”的大多为专业诗人或文艺界知名人士,他们的写作水平往往比普通农民工要高,因而也更容易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农民工在诗歌比赛中自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事实上,诗歌只能是农民工兄弟姐妹们的一个文化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