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兴华新作《北京阅兵式·畅想》首发,第三届政治抒情诗高峰论坛明年1月举办
桂兴华多年来致力于政治抒情诗创作,其作品以“大事件聚焦”与“小细节取胜”为特色,曾创作《兴业路76号》《邓小平小道》《幸存的小手向红星致敬》等多部反响热烈的作品。此次推出的《北京阅兵式·
-
王传华先生送别追思会在济南举行
来自济南本地的亲朋好友、文学诗歌界同仁,怀着崇敬的心情,齐聚一堂,追忆这位毕生与文字相守、为文学深耕的诗人评论家王传华先生。追思活动由山东大学教授、山东诗词学会顾问耿建华先生主持。
-
顾偕|经典写作的向往与实践
顾偕:中国作协会员、广州市作协原副主席、当代著名诗人和思想批评家。
-
岭南开疆拓土,文脉薪火传承
古伟中,1956年生于广东五华,历任广东阳江市委副书记、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长、党组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十一届委员。业余习诗,编有《用人之道》《广东大数据实践》及诗集《岁月拾韵X霜叶集》等。
-
“西湖的女儿”再出新作!诗人卢文丽《只衔花气与多情》新书雅集举行,骆玉明等名家西湖畔共探“古调新声”
这场由杭州市作家协会、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阅见西湖、晓风书屋等联合主办的文化盛宴,是以一本旧体诗集为纽带,串联起古典格律与当代生活的共鸣,“旧体诗 如何安放此刻的心”
-
百年新诗百部典藏之方文竹卷《恬淡课》面世
该诗集为作者2014一2023年作者十年诗作精选,分三辑,聚焦于人类基本主题,现实与思考熔于一炉,尤其在新诗本体建设方面几十年如一日,在守恒中追求新变。
-
《咖啡园》荣获2025年世界诗人大会年度诗歌创作大奖
之道《咖啡园》以印度尼西亚拉努镇一座咖啡园为背景及写作对象,抒写了人与自然、与动植物、与他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爱与关切,及对现代社会、人类命运的忧思与反省。
-
2025年10期《星星·诗歌理论》目次
《星星》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是新中国第一家诗歌专业期刊,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曾荣获国家期刊奖、新闻出版总局双效期刊奖和国家重点社科期刊奖。
-
“小意象”,承载“大生存”
俊明,作家、诗人、评论家、自由撰稿人,在海内外发表小说、诗歌、评论、纪实文学等作品400余首(篇),出版著作六部,居深圳、广州等地。
-
踏秋光循千古游踪 聚文心续一脉山河
三十余位云南省祥云、弥渡的作家诗人集结,以一场全程二十四公里的徒步,开启与历史的对话。
-
黄盖湖流域作家群首期生态大湖有约创作论坛暨周承强诗集《万物同家》分享会举行
与会作家肯定了黄盖湖流域作家群核心作家周承强的生态诗歌创作成就,号召湘鄂交界两地作家为建设黄盖湖生态大湖积极贡献文学力量。
-
哲思深邃幽远 坚持自然抒写品格
野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麦秀芳,女,广东江门市作家协会会员、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鹤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
四川诗人凸凹著中国首部山岳传《龙泉山传》面世
《龙泉山传》——中国第一部山岳传;大体量、全景式正写龙泉山脉的开山之作;第一部将镜头对准龙泉山脉全境的惊艳“画本”。
-
“百年新诗百部典藏”座谈会在济南举行
以诗为媒,共论百年新诗的传承脉络,畅谈丛书典藏的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
-
李成恩最新诗集《阳光穿透白雪》出版 北京叙事与女性诗学文本的双重呈现
作为“百年新诗百部典藏”系列之一,该诗集通过90首短诗与1首长诗的编选体例,达成艺术纯度与经典潜质的平衡。既有《少女时光》的私语化抒情,又借《与城市对话》拓展诗歌的公共维度。
-
黄石港区社区题材研讨会暨首期生态大江有约创作论坛举行
明确创作方向,激发创作热情。
-
月亮的另一半:三正月(外一首)
祁人,生于四川荣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创建者之一,诗歌万里行总策划,世界景区诗意旅游联盟创始主席,余光中诗歌奖组委会主任。著有诗集《命运之门》《鲜花与墓地》《掌心的风景》《和田玉——
-
中国柴桑·第二届陶渊明诗歌系列活动征稿启事
要求为现代新田园诗,作品须围绕“柴桑人文风貌、陶渊明诗歌精神、田园、归真、自然和谐、积极向上”等,以歌颂“热爱生活,追求和谐自然社会理想”为主旨的田园情怀。征稿时间:自2025年10月8日至11月8
-
“望向星空深处”——中国当代诗人柏坚诗歌研讨会举行
柏坚,本名徐柏坚,曾用笔名南岛,中国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诗意行走,奏响爱的旋律
王晓霞:网名莲心,中国散文学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乐山办事处副主任,乐山市作家协会文学评论专委会主任,乐山市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格调》编委。著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