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第十二期 >> 文论随笔 >>

正视“终极”的心灵感动


作者:李文  来源:《中国诗歌》  责编:弦意、黄尚宁、谢流石  日期:06-04-15 17:59:37  点击:




一首诗就是一次生命的体验,一首诗就是一个活的灵魂,一首诗就是一次生命的具象。生死问题是人们始与终的现实问题 ,当和死亡擦肩而过时,需要的不是恐惧和心悸,而是一种内心美的自我完善。生和死,无论站在哪一边,都是一样的舞台,就像双面镜,映射出不同的闪光,死者为生者所怀想,其意义抑或也是一种再生。诗人理性的思考这一命题,在诗尾陡然转喻“翠绿的柳芽,疼的/ 在我的指尖翻滚” ,其对生命的终极的思考似乎有了迷人的哲学意味 ?尽管现实中,人们接受生比接受死容易得多,然而接受生必须同时接受死,面对鲜活灵魂的离去我们不免心痛,然而悲伤只能痛在心底,生者必须能够乐观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这也许是“终极感动”的积极意义吧!


附:《清明,纸钱行进着刀刃》

夜,醮着毛毛细雨
在拂晓黑与白的夹缝里
磨利纸钱的刀锋

刀口作响时
哀乐爬上四月的柳芽
银光闪闪地行进着刀刃
缓缓划入我的肌肉
剁入骨头
切入内心
不流血,比流血还痛

生命中的另一部分
肌肉
骨头
心脏
正灰飞烟灭

翠绿的柳芽,疼的
在我的指尖翻滚

让象征为诗歌增添无穷魅力
    ——蔡宁的诗歌《远古的灯》读后
      李文
蔡宁的诗歌语言细腻,意象独特,结构清晰,节奏铿锵,总会给人带来很多的思考,这首《远古的灯》也不例外。诗歌里较好的采用了象征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读后让人回味不已。

诗歌一开始就起句不凡,给“灯”的出场营造了一幅朦胧的场景:雾,从脚下弥漫\遮蔽所有的色彩。也只有在这样朦胧的场景中,“灯”才更能起到引领前程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实,诗人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诗的象征是借助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代表或暗示含义超过这一形象的表现手法。所以说,这是一首潜意识“感觉”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诗。远古的灯——“黑陶的灯”可以看作是一种远古文明的象征,在诗里呈现一种随着情绪波荡的符号。“瞳仁,黑黑的 \ 点亮黑陶的灯”,这当然是眼睛聚焦某个事物的物理与生理的反映,映出的当然是所视的物象。“唯有一双眼睛”是实,而倒映在“瞳仁”中影像——“古灯”,在“雾”的意绪里似乎有既确定性又非确定性的诗意符号的象征。歌德说过:“象征把现象转化为一个观念,把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结果是这样:观念在形象里总是永无止境地发挥作用而不可捉摸,纵然用一切语言来表现它,它仍是不可表现的。” 这是诗意象征的最高境界。而这首对于“雾”与“古灯”象征的选择,给人带来的是雾中之虚无缥缈的感觉,而“瞳仁”中的“古灯”尤给人不可捉摸的苍茫与久远感,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很强的延展性与喻意性。

对诗歌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对这首诗的理解感觉应是追求沉静的心灵与大自然的静寂“天人合一”的情境。作者在把握大的象征意念的同时,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通过感觉与意识继续选择活生生的物象去丰富诗的意蕴,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和文化背景下,使其象征的本体的含义大于其本身。雾中,一种“苍茫的音乐四起”,这仍旧是心灵感应的潜意识的象征表现,闻一多说象征给予读者的是“积极地增加兴趣”,这儿给人的感觉犹入置身雾中,产生幻觉。生活的规律告诉我们,人在得意之时,从来不考虑如何“走”,而在沉寂之时是易于自省“自己迈出的一只脚在哪里”。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总给后人不尽的理性与借鉴,于是“捕捉灯火摇曳的话语”已不是一个抽象意义的概括,诗情画意间便有了主动介入生活和深入历史的深邃的意蕴。

事物总是在矛盾发展与解决中前进的。“我感觉身下的一条腿 \ 背负沉重的生命”是实,“而另条腿 \ 已在黑陶的光芒里 \ 横渡萧萧易水”是虚,这一实一虚构成了两种意象、两种情理、两种意蕴。现实中,大多的人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境遇,一面为了生存而不能不步履维艰地负重而行,而另一面有时为了改变命运则有所“风萧萧兮易水寒” 的超常规举动,由此而产生矛盾的心理,即满足于现实又期寄超越现实,而人类的文明正是在这种矛盾的交替中闪现心灵之光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年荆柯是带着燕国太子丹的重托击节作歌,但却是带着满身的萧瑟踏上了不归路。 诗人巧妙用典更能为自己灵活运用,让诗歌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9 7 3 1 2 3 4 8 :

上一篇:无

 下一篇:《穿越初冬的暗流》
  相关链接
评沉默的天牛作品《一月断想》     晓曲  2006-04-15
非诗:未来与可能     乐思蜀  2006-04-15
《穿越初冬的暗流》     醉东风  2006-04-15
下府岸人作品     下府岸人  2006-04-15
鼓燊作品     鼓燊  2006-04-15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