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第十二期 >> 散文诗 >>

下府岸人作品


作者:下府岸人  来源:《中国诗歌》  责编:弦意、黄尚宁、谢流石  日期:06-04-15 17:55:29  点击:


天柱峰•雩风踏春

作者:下府岸人

俯察兮,散焉悠思。仰殊兮,飘焉流风。
丙戌岁,桃浪姑洗。雩风月,天柱踏青。
过水口,云腾绕缭。越平川,温汤泥浴。
涉峻岭,觅迹古坊。翻山峦,真君试剑。
寻古寨,杨家万笏。考鼓石,金鸡落隘。
泛湖舟,云蒸霞蔚。腾九龙,银链坠潭。
拜禅崖,道一祖庭。谒马祖,福寿飚驭。
瞻灵崖,福地洞天。天外天,尽揽其绝。
其传其史其景其胜,
其地其境其趣其风,
岸人皆可详介概导,如数家珍。
一游,如何?!
 
天柱峰山腰天掘一洞,穹窿宽广,久负盛名,灵岩庵香火鼎沸位居其中。湖畔崖结有石,顶圈空,壮若悬馨,幽致可远尘嚣,高僧多隐于此,诚一方胜地也。孤峰凌碧落造物,费雕镌僧带鸟归。沿古道拾级而上,距庵宇500米处,人踏上脚下石岩叮咚作响,相传谓之灵石,观世音就知道已有诚众朝拜。灵岩庵穹虽宽广然其窿尚小,可殿堂庄严凝重,金碧辉煌,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连不断,高峰更众。灵岩洞天可与海天佛国,南海圣境的蓬莱仙岛相媲美也。烟波浩淼的千顷九龙平湖,湖水清澈,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映衬,如诗如画。皓月挂上柳梢,微风阵阵,荡舟湖中,心清气爽。

天柱峰乃三面临水,平湖映月,水随山转,烟波浩淼,云蒸霞蔚,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周环“灵岩洞天”,“观音晒鞋”,“顺千岩峰”诸峰峦胜竞相争耀。盛花季节,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其乐无穷,心清气爽,益寿延年。九龙瀑布轻纱缭绕、银链坠潭。更有峭壁悬岩、深不见底的“一线天”衬意。“大地之母”羞于张目,“大山之父”,刚倚斯湖。阴阳奇石可谓天二布巧,山水谧圣。

夫观音山孤耸陡峭,高不可攀,西接洞庭开晓楚,东倾彭蠡浸晴吴。山顶巨石,形以女子绣鞋。传乃观世音西天朝拜祖后至南海,停驾祥云,步下莲台,观光游览。至九龙潭,见潭水晶莹,窈水剔透,清澈可爱,似有九龙戏水,观音移步潭口,碍潭口苔藓太滑,失足落潭,具将湿鞋石上置晒,驾至天柱灵岩小憩。自此,灵岩洞衍成了善男信女朝拜观音的洞天福地,绣鞋石在向游人印说这美好的传证。

铜鼓曰铜鼓,皆源于石名之;石以形名,县则以石名随。襟山带水,境土宽广。清同治《义宁州志》载,铜鼓天柱胜境“层峦耸峻,秀丽异常,涉其巅一览,可尽武乡之胜,重九士民多登眺焉!”天柱峰嵯峨雄伟,孤立擎霄;石骨嶙刚,奇峭无双,中天一柱、名不虚传。义宁州志载:铜鼓石“屹立数丈,形如铜鼓,相传许旌阳逐蛟过此,闻石中有声,疑以为怪,挥剑劈之,今一石中分,宛若剑劈……。”鸟瞰群山,顶天立地,斯山最胜,斯川深重。地控荆蛮,水通彭蠡,号为天下胜处。

天柱峰景区铜鼓石石刻堪为最胜。铜鼓石上留存古人题词彖刻多幅,其中“铜鼓石”三字端正浑厚,“潘周过化”赫然居显,“试剑”两字刚柔相济,虽经岁月烟湮,字迹清晰着显目,远眺完好如刻初。明末名将邓子龙过铜鼓石留诗,刻于顶峰峭壁处,字迹沿存。次依游名景“万笏朝天”。奇峰突起,拔地耸天;小路登高,曲折逶迤;左临深壑,右傍险岩;旋步山颠,岸人咋舌。刻镌四字,“万笏朝天”, 峭壁留停,笔迹工整,古朴遒劲,历年廿百,风吹雨浸,清晰如新。壁立亘千古,峰腰谗若镌;闲云迷吴洞,游客语高天。峰顶峻削,云雾缭绕,点缀亭宇,台阁天造,置身其间,若仙欲飘。有诗云:虹影横溪水,鸟声出暮烟;睥睨千仞上,采药问神仙。

逸兴觅胜,
见,
溪边巨石,酷似蝈蝈。维妙维趣,鬼斧神工。
头颈向地,卧蹲草间。驻足端视,石破惊天。

帼边歇脚,
听,
邑人诉传,娓娓动听。闲话凝言,兴得作编。
掘文贫说,岸人试焉。絮言俗句,俗句絮言。

亘古。

话有蝈蝈,天柱世闲,路遇观音,缠授成仙。
佛嘱欲达,闭洞身养,正立欲果,千年道殿。
斯蝈尊旨,入洞修炼,闭目忘形,数百有年。
一觉醒来,以为年千,傲然石蝈,料是作仙。
睁眼然瞧,着仍在原,愤怨观音,噌佛欺天。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鼓燊作品

 下一篇:无
  相关链接
评沉默的天牛作品《一月断想》     晓曲  2006-04-15
非诗:未来与可能     乐思蜀  2006-04-15
《穿越初冬的暗流》     醉东风  2006-04-15
正视“终极”的心灵感动     李文  2006-04-15
鼓燊作品     鼓燊  2006-04-15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