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赖辉散文集《客家血型》
P. 32
扑通”跳到水里,三五成群地打水仗,撅着白白的小屁股赤条
条地游来游去,像河里的一条条大鲤鱼。时而二人一伙用网捉鱼,
在弯道冲击的地方还用农药毒鱼及电鱼;有时候一些顽皮的捣
蛋鬼,会突然从水里钻出来吓唬站在岸边不敢下水的女孩子。
小时候因为常常偷着下河游泳,没少挨父母亲的责骂。
在肖田河边上住了十几年,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
眷恋。肖田河,不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河,而且还是条英雄之河,
流淌着岁月中许许多多让人心动的往事。每当夜幕降临,我们
这些孩子都要围着红军赖彩焕爷爷,听他讲述参加第二次“反
围剿”的经历和发生在肖田河上故事。故事中,至今让我记忆
犹新的,是 1931 年 4 月 1 日,何应钦命令其“围剿”军按照预
定的进攻路线,以宁都为目标,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大举进攻。
按照“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红一方面军主力于 4 月 20 日前,
先后秘密转移到退却终点龙冈、上固、东固地区,积极进行反
攻的准备,并确定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各个击破敌人,
集中优势力,首先打击弱敌王金钰的第 5 路军,尔后再打孙连
仲的第 26 路军和朱绍良的第 6 路军。
肖田河水朝来夕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用甘甜的乳汁
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哺育着两岸一代又一代儿女,让百姓的生
活变得富足充实。但在旧社会却没有今天这么惬意,因为旧政
府只顾搜刮民财,对肖田河疏于治理而造成了“十年九涝”,
常常泛滥成灾。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仍然投入了
大量资金,加固了河堤,修桥使肖田河两岸的群众从此安居乐业,
不再担惊受怕。共产党好!新中国好!解放军好!不是简单的
口号,而是人民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秋天的肖田河,鱼鲜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