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中诗报道
中国诗人
文人书画
诗歌万里行
中诗视频
诗人档案
签约作家
中诗文库
中诗论坛
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张玉太
>>
想起了柯岩老师二三事
——回忆责编《与史同在——当代中国新诗选》的日子
作者:张玉太 来源:
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1-12-17 19:25:41 点击:
快,/十回月圆;/我说修了很久、很久,/十分艰难,/很多年前就动工,/从第一面红旗招展……”(戈壁舟《宝石宫殿——人民大会堂赞》)。从神话中的灵霄、封建社会阴森的金銮殿,到阳光普照的人民大会堂,这不是简单的物景转换,这是伟大的历史变迁。瞬息千年,尺幅万里,不如此着墨,怎能表现人民革命神奇的伟力!
讴歌新中国建设者英雄气概的诗篇数不胜数,但真正写出大意境的则并不算多。请看豪迈的三门峡建设者:“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请看潇洒的长江装卸工:“我是一个装卸工,/万里长江显威风。/左手抓来上海市,/右手送走重庆城。”(黄声孝《我是一个装卸工》)再听一听诗人向北大荒开拓者发出的深沉呼唤:“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特定时代的印记并不能影响我们诵读这些篇章时对美的享受。赞美劳动者的诗篇,其意境自然宏阔,那样的文字永远充满勃勃生机,那样的情怀永远不会过时。更该听一听煤矿工人来自地层下的激越心声:“煤是我们的躯体/电是我们的灵魂/光是我们的翅膀/燃烧自己把黑暗照亮/我们是新世纪的火凤凰”(佚名《火凤凰》)。这是一双双“黑手”写出的诗,堪称世上最美的诗,这些诗行出自普通劳动者之手,正如柯岩在《前言》中所说:“……就像他们默默地把立体的诗行镌刻在祖国大地上一样,他们还默默地用崇高在叩击我们的心灵之门。”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这么两座山是令人无法忘怀的,它们,也屡屡进入诗人的视野,被深情地吟唱。诗人严阵,面对养育了革命的大别山,却落笔于一位母亲手中晃动的摇篮:“看:在母亲灯影下晃动的,/不正是红色的群山!”(严阵《摇篮》)革命是人民母亲喂养大的,而在那难忘的年代,大别山的父老乡亲,为缺乏营养的中国革命奉献出多少热乎乎的乳汁啊。诗人着墨轻灵,而运思极为宏阔,由摇篮而到群山,笔锋所至,荡开一派苍茫意境,令人情思摇曳。还有狼牙山,这座英雄的山,因五壮士而闻名,也因五壮士而愈加雄壮神奇。“呵,狼牙山的瀑布,/五壮士留下的一份遗书”。(尧山壁《狼牙山,我心中的瀑布》)飞流直下的瀑布轰然作响,活现出壮士的声威,这浩荡的雄风,吹过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吹过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一直吹到今天开拓进取的改革年代,终于吹来共和国无边春色。
诗人都喜欢赞颂祖国大好河山,自然更不乏壮词雄句。听诗人梁上泉正在那里赞颂巍巍长城:“长城高,/千山小,/塞上白云多,/去来拦飞鸟。”(梁上泉《长城内外》)听诗人闻捷正在那里赞颂浩浩长江:“啊,长江!/你这雪山和冰川的骄子”,“你跳下昆仑山陡峭的万丈悬崖,/喷吐凛冽的泡沫,从花岗岩上腾空跃起”,“然后叩开夔门,挥去巫山的云雨,/浩浩荡荡,跨进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闻捷《流向晨曦、朝霞和太阳》)江山多娇,壮人行色。读这样的诗句,可以扫荡消沉者的暮气,可以开阔奋进者的胸襟。
古往今来,青松以其凛然不屈的品格为诗人所喜爱,因而以青松入诗代不乏人。有一首赞美黄山松风姿的意境非常豪迈的诗,在当年曾广为传诵,“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张万舒《黄山松》),好啊,这棵身处逆境、凛然不屈、充满了中国气派的黄山松!听到诗人的高声赞美,不禁教人联
9
7
3
1
2
3
4
5
6
7
8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下一篇:
无心插柳柳成荫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