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晓帆 >>

“天人合一”文学观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人与自然-环境文学」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晓帆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10-19 22:02:39  点击:


他一面,也收到他的著作。他认为古代诗歌有写第一自然的,今人写诗大都写第二自然,并力求升华到写第三自然。他主张写风景诗要注意炼字、炼句、炼象、要敢于刈爱。他是有名的「减字」诗人,表现着隐(情隐、理隐、藏于象外)、纯(要特殊、少烟火味)、异(求新和与众不同)、简(力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平淡(质朴与内容的厚度统一,如梅圣俞所言:「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而苏东坡则曰:「渐老渐熟,仍造平淡」)。孔教授身体力行,诗中写第一自然加第二自然。如《青岛印象》:
  夏天的太阳/秋天的风(写第一自然)
  沙滩上裸全世界肤色/崂山开矿泉水一瓶(写第二自然)
  他说若能升华而写出一个「第三自然」就更好了。可惜他还没有尝试就乘鹤西归,令人深感遗憾。
  沙鸥:他以写八行诗最出名,人称「沙八行」;但下半生诗风有变,写出一手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技巧的短诗。他主张山水诗要有自然美,要善于发现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的美并通过思维,再现和创造自然美。他曾引述郑板桥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竹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修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说明诗中有画,以意境取胜,集中表现美,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引起读者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索。沙鸥在自己的创作中,很注意对一种自然景观的描写,比如对浪的写法,他就搜集了不少古人的佳句:白浪如山那可渡、月涌大江流、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浪抛云入天半、迭浪并翻孤日去、秋风吹白波、影落虚明波不定、落日波中没、釆菱船过波纹碎、万点浪花烟外青。他说既然写浪,就要写得新、写得奇、写得美。请欣赏他的《漫步黄昏》:
  一棵树一块阴天
  两棵树一条路
  无意挽留残阳
  红叶上的够多了
  枯草是情的
  
  絮语挂在草尖上
  明晨就是露珠
  
  三人向暮霭走去?
  我和你
  还有一个黄昏
  
  诗(包括其它形式的文学作品)是自然与思维融合的产物。它不是简单的脑力劳动和文字游戏,是作者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存在的接触、深入考察并通过形象思维,得到升华,使主、客观世界融为一体而创作的成果。
  主观意识和能力可以促使客观存在的改变,人的力量可作用于自然,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改变环境,创造人类的财富。我自己一出生,就有一个蕉风椰雨的美丽自然环境,虽然当时曾经炮火连天,硝烟弥漫,非常艰苦,但却也令人难以忘怀。我雖然没有常年经受赤道风的吹拂,但赤道的山山水水却令人思肠寸断。人生几十年,擅指一挥间。当我离开后第一次来到新加坡,她已不是昔日的模样,真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花园城市,环境优雅,处处花团锦簇。四弟善解人意,驱车带我作环岛游。人文精神与自然美融为一体,真個是天人合一,令我不期然写了:
  
  题新加坡
  
  一幅幅满铺地毯
  茫苍苍望不到边
  纵有尘埃
  热风吹不起来
  
  一片片叶掌打开
  都是翠碧的情怀
  叶伞的领地
  烈日晒不进来
  蒙蒙细雨编织草的悠梦
  徐徐清风牵动树的旋律
  心屏的列印全是绿
  新加坡睡在绿梦里
  
  *此诗获中国作家恊会《诗刊》社主办全国精短诗大赛【一等奖】
  
  2007年9月20日重修于望海楼
  
9 7 3 1 2 3 4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月亮的故事

 下一篇:汉俳创作论
  相关链接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