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在敏感和精确的表象背后,有着深入的对人性的追问和深入的思索,有着女性诗歌少见的勇气和力量。 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诗人谷禾,现在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他的诗,深沉地表达了对乡村的依恋,对生命的热爱。他的身体从乡村逃离了,而灵魂仍然属于乡村。他来到城市,以乡村的灵魂与城市抗争。他是自然之子,有着与社会进程中那种负面现象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个时代的田园何时能被月光恢复?/瞬间沉寂的建筑工地,夜色平定了时间辽阔的灰烬/但凶猛的楼宇还在继续攀高,“三十层,五十层/一百层……如还不够,就把幼儿园的积木搭起来/或者,立即中断一个诗人漆黑的写作”(谷禾《黄昏的建筑工地》)。 女诗人杜涯。杜涯的诗总是那么凄美和悲凉,她的目光总在凝视那些生存、生活和生命的痛处。诸如《墙外的梨树》《桃花》《椿树》《桉树林》等等,这些多被人们描摹为艳丽景色的事物,在杜涯的诗里,总是有时光的流动连着消逝甚至死亡。“当年从梨树下走过的人,有多少/已悄然离去……所以当我站在那片空地上,我相信/每一株梨树下/都埋着一个死去的孩子”(杜涯《墙外的梨树》)。这种看起来仿佛是以时间的或者生命流逝为主题的写作中,其实也是在与现实的喧嚣和生活的匆忙形成一种对抗。她是不动声色地慢下来,体悟生命的本真。“真正的诗歌应是无声的,是沉默。我写诗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回到沉默。”诗人的独白正是她作品最好的注脚。 从历届参加青春诗会的总体阵容来看,河南青年诗人的确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诗歌群落。李双的冷峻与峭拔,扶桑的轻灵与悠远,申艳的灵动与深邃,张杰的悲悯与责任,刘金忠的宽广,呼润廷的畅达,陈树照的浑厚,马万里的深情,李山的清新等等,都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审美趣味和相同文化背景下的历练,显示出巨大的艺术活力和创作实力。 河南的诗歌刊物与诗歌活动 近年来,河南的诗歌活动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颇有成效的。这既是河南诗人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和诗歌活动的领头人、组织者的作用密切相关。近年来,河南有两种诗歌刊物:《大河诗歌》与《河南诗人》,引起了诗歌界广大诗人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