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杨志学代高洪波谈中原诗歌的地域风格


作者:  来源:新浪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0-11-24 16:13:11  点击:


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0,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 1, //广告 tj:0 //推荐 }; 除了马新朝和王怀让,河南还有一大批有实力的诗人。他们构成了河南诗歌界一支令人振奋和欣喜的诗歌队伍。如申爱萍、邓万鹏、艺辛、易殿选、孔令更、陆健、高旭旺、冯杰、刘高贵、森子、丛小桦、高金光、吴元成、罗羽、杨吉哲、杨炳麟、高治军、张鲜明等众多诗人,他们在八十年代都已经开始创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坚持写作,或者重新开始写作。

  艺辛的写作

  艺辛近年来的诗歌创作更注重向传统文化的深处开掘。他比较赞同“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认为若没有传统的根基,任何探索和创新都可能是昙花一现的。他的组诗《诗经》就是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对《诗经》的重新诠释,更接近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发表于《中国作家》的组诗《一个人的歌唱》表现现代都市人对山野、自然的怀念和向往,有强烈的环保意识,难能可贵。艺辛2008年出版的散文诗集《水蓼花》获河南省第五届文艺成果奖。2009年出版诗集《风笛》,被洛阳市评为“优秀专家”。

  艺辛除了自己写诗,出版多部诗集外,在诗歌编辑方面也是功不可没。他现任洛阳市文联《牡丹》文学杂志的社长兼主编。多年来,他在《牡丹》杂志经营诗歌栏目,办得很有特色,为培养诗歌新人,繁荣洛阳与河南的诗歌做出了贡献。在全国,现在具有公开刊号的地市级文学刊物已经是屈指可数,而《牡丹》是其中的一家。重要的是,《牡丹》的诗歌栏目一直得到坚持,卓有成效。

  邓万鹏的写作

  邓万鹏的作品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以涅槃式的自我突变令人侧目。艺术探索需要勇气,自我否定尤其需要勇气。这位诗人对诗歌全新的理解和义无反顾的探索,使其近些年来的作品与他以往的作品判若天壤。诗人表现出了一种在诗歌领域艰苦决绝的进取姿态。这些作品,其美感在词语的澄莹中显出诗歌特有的审美情趣,修辞的亮光时时闪耀,在瑰伟的逡巡里展示了诗艺的前卫性与先锋意识,于汉语的颠覆间产生了卓越不凡的蜃景。

  在邓万鹏近年来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个行走在语言笔锋上的玄学式诗人,正在归隐的途中寻找深山……

  刘高贵的写作

  出生于豫南歌舞之乡的刘高贵,素以乡土诗见长。其作品立意高远,语言朴实清新,总有一种直指人心的感召力。2007年,在整整蛰伏10年之后,刘高贵回归诗坛,并很快就以《行走在温暖的人间》《豫南》等新作,重新引起了诗坛的关注。经过岁月历练,如今,他对人生和诗歌创作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

  刘高贵曾这样表白:“人生本已很累,我只想在诗里活得率性清明一些。”如今,自谓“诗歌信徒”的他,只随心写作,很少参与各类诗歌活动。他笔下的诗行显得更加干净、超拔、淡定、从容,透出一种&ldq

9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第二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候选诗人名单(共9名)

 下一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晚会《珠海,珠海》上演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