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爱的晨光里歌唱 |
——杨炳麟诗集研讨会纪要 |
|
作者:刘高贵录音整理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02-14 10:22:06 点击: |
|
由河南省作家协会、省文学院、省诗歌学会等联合主办的杨炳麟诗集研讨会
1月27日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
杨炳麟,河南息县人,现居郑州。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并公开发表作品,坚持诗歌创作20多年未间断,创作诗歌1000余首。日前,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短诗集《火焰》,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诗集《草丛》,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内陆省的河流》同时面世。一个诗人同时出版三本诗集,引起了国内诗歌届的关注。
研讨会上,来自北京、河南等地的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几十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杨炳麟的诗歌艺术。
郑彦英(河南省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
我们刚刚举办了我省著名作家南丁先生文集首发式,《大河报》以两个版刊登了研讨会的发言,反响很大。这次,我们在这里举办诗人杨炳麟的诗集研讨会,北京及省内的诗人作家齐聚一堂,高朋满座,这说明,我们河南文学创作气氛非常活跃。省文联党组书记、省文联副主席吴长忠同志专门发来短信,向这次会议表示祝贺。
韩作荣(《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诗人):
非常高兴到郑州来,因为郑州这边老朋友很多。非常感谢河南文学界对《人民文学》的支持。河南的作家、诗人给《人民文学》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多年前,我曾到河南来看望苏金伞先生。我那时还在〈人民文学〉当编辑,编过苏金伞很多诗,但没有一次是署名的,都是以编辑部的名义在跟他联系。那天,一说我是《人民文学》的,老头一把就将我抱住了,非常激动。当时,老先生脑萎缩已经很严重了,居然还能把诗写得那么好,连医生都说,那简直是奇迹。所以从苏金伞那里开始,我就对我们河南的诗人心怀敬意。我认为,河南不仅是小说比较强,河南的诗人在全国也应该是出类拔萃的。
杨炳麟的三本诗集出版,书能出得这么漂亮,确实是给写诗的人长脸了。炳麟先生原来就写诗,而且还写得很不错,后来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从事了其它的事业,现在又回归到诗,这就像抽烟的人戒了一段之后,又抽了起来。物质上富有之后,精神上的需求可能更迫切。在我看来,单是这种文学情结,就非常值得肯定!
张宇(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
我很高兴到诗的聚会上来。多少年来,河南诗人一直在默默地写作,而且经常举办活动,互相切磋,比如黄河诗会,不仅在河南,甚至在全国都很有影响,效果很好。作为省作家协会,能够经常为朋友们提供机会,召开研讨会,这个做法很有意义,我们愿意坚持下去。前几年,河南的诗歌创作量大、诗人多,但著名诗人少;这几年,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诗人在全国频频获奖,我感到非常高兴,借此机会,向诗人们表示祝贺!
王怀让(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学会会长、著名诗人):
杨炳麟诗集研讨会,是2007年新春伊始,我们河南诗坛的一件盛事。
炳麟很早以前就开始写诗。在中国,写诗这个东西,向来是越写越穷,过去说,人穷而后文,文穷而后工。炳麟不甘于现状,他挣脱了出去,投身商海,去写了一些波澜壮阔的现实诗篇,然后又回来,一下子就出了这样三本诗集,我看了之后,感到很吃惊。
我觉得,炳麟把中国传统诗歌和现代最新的诗歌理念结合得非常好。他把中国传统诗歌深深地浸透在现代意识里。我想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个是“情”、一个是“理”、一个是“象”。诗有情、理、象三美,就好像花有色、香、形三绝,哪一样都不能少。这三美,在炳麟的诗里结合得相当好,都得到了很好的张扬。他的情,主要表现的是对豫南故乡的赞美和热爱情结,读起来总给人一种亲切感,很有诗意。他的理,主要表现在对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的发掘上,很耐读,有些甚至让人非常震撼。他的象,应该说是色彩缤纷,非常耀眼的,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炳麟的诗,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觉得空间。我愿意向炳麟同志学习,向年轻的诗人们学习。 | |
|
|
|
|
|
| |
相关链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