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国诗人 >> 洪烛 >>

洪烛谈艺录:我的诗经


作者:洪烛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06-23 08:07:49  点击:


方式。我握笔的手缓慢地移动,留下发亮的轨迹。但我的心跳动得如此之快,不亚于一架划过天空的喷气式飞机。在大地上人们的仰望之中,它拖曳的尾线与其实际的速度是不成比例的。
  他的写作是有问题的。他不断地写作,正是为了解决旧的问题乃至制造新的问题。这种无法克服的缺憾,构成写作的意义。是的,他从来没有创造过完美的作品,但这不妨碍他天生就是个忠诚的完美主义者。你从他的作品中能发现他所做的努力。
  我并不是孤儿。我有一个孪生兄弟叫影子。他总会在我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我身边。我们彼此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祖国。我的许多诗篇,都是在其默默地陪伴下写出的。所以我从来不用担心没有读者。
  他是应该属于他而又不属于他的那个时代的早产儿。所以他孤独、脆弱、不被理解,他的思想似乎都是不合时宜的。他无怨无悔地写着别人读不懂的诗歌,因为他有超常的视力:越过茫茫人海看见了未来的读者。他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预言家,或先驱呀什么的,他在艺术上只是想开辟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他不习惯创作时遇见太多陈旧的障碍。
  茨维塔耶娃说过大意如下的话:每一个诗人本质上都是侨民,即使在他的祖国;在诗人身上更深地印着不得其所的印章,凭这一印痕甚至可以在诗人自己的家中——认出他……但我觉得,反过来说,这证明了诗人是真正的世界公民,他属于全人类,而不被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种族。诗人在精神上应该是O型血,可以输送给任何血型的人并且唤起共鸣。他的血统本身就是辽阔而无私的,地图上的国境线也阻挡不住那充满人性的歌唱。理想中的天国是其服役的惟一对象。这与其说是他的悲哀莫如说是他的骄傲。全世界的诗人(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足以组织成一个打破狭隘民族心理或地方保护主义的联合国,他们有希望并且有能力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形象大使。
  用诗歌表现生活的宁静,比表现其喧嚣要难得多。因为这种难得的宁静基本上是属于个人的、内心的、瞬间的。生活原本就不宁静或不可能彻底宁静,做一个诗人首先要学会体验或创造某种反常的生活,这多多少少能弥补广大读者对日常生活(世俗生活)的失望:原来生活不仅是物质的,也有其灵魂,而灵魂永远是宁静的!你发现并爱上了宁静,说明你也是有灵魂的。帕斯捷尔纳克曾赞美:“宁静,你是我所听到的最美的佳音。”茨维塔耶娃则介绍了营建宁静的技巧:“做与时代同步的人——意味着开创自己的时代,而不是反映它。即使要反映时代,也不是像镜子那样,而是像盾牌一样。”她所谓的盾牌肯定是用来抵御喧嚣的。
  亲爱的哑巴:你的母语已经死了,你一出生就是孤儿。
  作家有两种:天才式的或匠人式的。(推而广之,艺术家亦如此。)前者如卡夫卡,后者如博尔赫斯——但匠人的概念在博尔赫斯身上则由贬义变为褒义,他崇尚理性、知识与精确,并且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是巨匠:把技术变成了艺术!或者说,他艺术地运用着技术。当然,这后天性积累的一切,并不能完全遮掩住他训练的过程乃至学徒的出身。也无需遮掩: 由学徒而自我塑造为巨匠,这本身就是奇迹。与之相比,天才型艺术家创造奇迹凭借的似乎 只是运气,而不是基本功、判断力、平衡技巧呀什么的。
  虽然当代诗人已歧视或拒绝“抒情”,而倾向于叙述,但我仍然要强调:任何一首诗(不管风格如何)都属于抒情诗。区别仅仅在于抒发的方式。“反抒情”未必就真的是不抒情。正 如若干年前的“反崇高”未必就不崇高。每一个诗人本质上都是抒情诗人。
  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只有茨维塔耶娃面对大海写过大煞风景的诗句:“海是那般丑陋,岸是那般龌龊……”而其他诗人基本上都在大唱赞美诗。包括普希金,都曾经如宫廷诗人一般谦卑地为大海歌功颂德(“自由的元素”什么的)。只有茨维塔耶娃勇敢地
9 7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西域,或洪烛的马/凸凹

 下一篇:中国新诗纪念日:我呼唤“新新诗”
  相关链接

(C)2004-2016 中诗集团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