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中诗网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二十三期 >> 评论随笔 >>

『中诗诗歌诊所』11月-12月主持人:冬箫


作者:冬箫  来源:中国诗歌  责编:白 沙  日期:10-02-17 21:30:29  点击:


明显减弱。要知道,佛的力量是由心生的,悟道为先次之才是解道啊。

下 辈 子


文/孟  夏


今生已矣
下辈子    也就是几十年后
牙牙学语的我
守着你的第一声啼哭
然后
逗你笑    亲吻你红扑扑的小脸蛋
私订我们的终身
然后    一起垒沙堡    玩泥巴
一起过家家
你是雕花木窗边刺绣的娘子
而我    正从千里之外赶考回来

我们有一间茅草屋
在南山脚下
东篱植菊    西墙种瓜
我们开荒    耕地
劳作之余
我读我的书    写蹩脚的情诗
你绣着鸳鸯戏水    偶尔
弹一曲高山流水
我们生一个孩子
说好了    女儿像我
男孩像你
像你一般冰雪聪明    天生丽质
那么    就有一个痴心女子
        为我们的儿子深深倾倒


读着这样的诗,想像着这样的情境,势必让人顿生羡慕之情。
然诗歌从结构层面来说,这首诗的表层语言结构有些过多,而意义结构的显现少了。请注意,我不是说此诗没有意义结构,此诗的意义非常明确,且也能让人产生共鸣,然诗歌需要的是语词、意象和事件的组合关系,它不是单纯的“叙他”,而是要叙述语言之外的其它事物。这才能凭借诗歌的手段获得超越字面的附加涵义。

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谅解

http://bbs.yzs.com/showtopic-151833.html


宿远

文/初阿月

抛开尘年
意念滴血冷清
孤独与寂寞
幸福总难以寻觅

*****

经年的梦
书经与月光
十年如一夜的冷清
怎么也悟不开尘埃的胸意

尘世,一段爱念刻骨
几劫迷惑
迟迟不得归所

点划尘意与寂寞
云雾的早晨开口道出征意
开路久远的幸福
行过街市与天际

穷际的路途问着流水
久远的名字
长江与黄河
只见浪花淘尽烟血与战伐
淹没世世代代的哭声
劫难的文明,
唤来繁华城镇
却依不见所有人们
彼此温情和睦
爱没有理想的宿地
祈愿世人
善良能不能结出果实?
大义的幸福会在何时?

*****

大义无存
而又一夜冥冥的哭开了冥鼎的泪
幸福与大义相悖
人与人失陪
说几段经文,木鱼声声
今夜我只自私的祈念
远方的人健康平安

点划的尘意始终说不透
今夜的月光道尽了天庭的美好与自由
端行意念
彼此理解与尊重
与文明相拥
爱就会有一个大义美好的家

*****

可是,某人唯有寂清角落
要说开幸福与大义
劫难的胸怀冷冷清清
冥冥思绪
不经意,尘埃落定
人生又在何处?

  2010-1-13上午。


【初步诊断】这首诗的作者有着冷静的思考和敏锐的感觉,所以诗歌的主题明确,直抵现实弊症。这是对现实诗歌精神“萎缩与扩张”现象的有力鞭挞。
然而,有时可能是作者太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会在诗中有意无意地急切“说”出了观点,比如

爱没有理想的宿地
祈愿世人
善良能不能结出果实?
大义的幸福会在何时?

这一下就把前面所营造“呈现”的那种氛围破坏了,使诗的空间“场”感荡然无存。
还有,诗歌的向度还是需要更正的,太多悲悯的观念充斥了整首的诗歌,让诗歌的精神缺少一种可以慰籍的工具。
再有,有些词语的运用可能不要太过“书面语”更好些

看这样的诗歌,作者应该也是个老手了。我说的只是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炊烟的味道
    ◎胡雪蓉

今夜
踏着清霜
守候在梦境边缘
竹影婆娑  月影妖媚

没有故乡的讯息么

母亲托人带来的一提兜白菜
浸满霜雪的印记
一张张青碧的叶子
散散的  卷不拢
一颗流浪经年水盈盈的心

超市里大白菜又白又胖
码放得整整齐齐
多像一群水灵灵的女子
又漂亮又惹人
裹紧了日子裹住了恋家的脚步

散发着泥土的馨香
夹着老木屋的杉木味儿
又脆又甜的绿  染润了汤水的骨子
乡村的味道浓郁肆意

又闻到炊烟呛人的柴火味
缭缭绕绕着玉米馍炒腊肉白菜汤

9 7 3 1 2 3 4 8 :

上一篇:无

 下一篇:2009年11月精华帖评述
  相关链接
我们活的多么幸福     海灵草  2011-03-20
译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及其音韵格律分析      Tanya  2010-03-03
竹枝词二首     自娱自乐   2010-03-03
笼 中 鸟      周道模  2010-03-03
有关秋天(组诗)        章洪波  2010-02-17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