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中诗网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二十三期 >> 评论随笔 >>

2009年11月精华帖评述


作者:王鸿翔  来源:中国诗歌  责编:白 沙  日期:10-02-17 21:34:23  点击:


2009年11月精华帖评述

          文/王鸿翔


http://bbs.yzs.com/frame.aspx?f=1

十一月是个什么季节,是深秋还是初冬?这个话题在南方与北方有两种不一样的说辞。我把十一月的中诗网精华帖铺陈开来仔细推敲,想寻找季节的影子,却寻找到不同于上面两种的答案——十一月是中诗网诗歌的春天!
这样说可能让大家不太理解,因为十一月的十篇首精华帖不仅仅有写花月的,也有些城市,还有写秋天、冬天的,季节与时空呈现五彩纷呈。我之所以说十一月是中诗网的春天主要是我对十一月重视精华帖的偏爱。我认为五彩纷呈的精华帖就是中诗网的春天,尽管我知道这个春天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如同不老的中诗网一样。


1、姜华的《晋中走笔》http://bbs.yzs.com/showtopic-143232.html

姜华的《晋中走笔》无疑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博大与精彩,一座1500年前的城池徐徐在姜华笔下复活,晋中平原的马蹄声把我们带入恍如隔世的平遥古城,五花八门的货币在异乡兑换人生的沉浮,县衙明镜高悬的匾牌与阴毒的刑具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在无意间透露给我们历史虚妄与真实。而乔家大院这个由于电视剧的广泛传播声名大振的晋商典范也在姜华笔下演绎别具一格的人生欲望历史兴衰。站在历史的脚下看姜华的诗歌我们也如同这首诗歌描写的红灯笼一样“红得让人心虚”。无论是饱经风霜影响整个黄河流域的洪洞大槐树还是穿越莽莽历史的汾河,也无论是山西特产中卖糖的女子狐狸一样摄人的眼睛,它击中的不仅仅是读者的软肋,它更让我们透过一枚枚裹着历史沧桑的文字清楚的看到自己内心的虚狂与声张。
站在无言的古槐下 香烟辽绕
我看到一群迷途的蚂蚁
结队
返回故乡
这是姜华的诗歌,一种辽阔的情节让一群前来寻根的人做声不得……


2、柳歌的《西安三章》http://bbs.yzs.com/showtopic-144031.html

《西安三章》以其“技法娴熟,诗情缠绵,联想博大,文气浓郁”(天木语)受到网友的广泛称赞。了解柳歌诗歌我是从中诗作家文库第四辑开始的,周站林老师在柳歌的诗集《自然与沉思》写的序言中是这样评介的 “从柳歌的新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努力尝试着把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拓展自己诗歌的视野和张力,为读者营造更大的想像空间。他的诗语言平实,意象奇特,但从不用小我的矫情来写自己的诗歌,也不故作高深用晦涩的词语来营造自己诗歌的意象。无论他是写一棵树、一棵草还是爱情、旅途,他都能用自己的真诚、真实、真切来表达内心的爱。他对自然、生活、社会、民众的大爱在诗句里随处可见,以此彰显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十一月的《西安三章》再度验证了柳歌出人的才气。风雪弥漫中的十一月,在西去长安的的路上,从现实生活踏入千年前的王朝,柳歌让我们在分外妖娆的江山面前“吟瘦了腰身”。
“车过灞桥,我睁大双目
寻找那片盛唐的柳色
历经了千年,是否
还是那样的青青
青青的柳下
还有没有一位故人
把送别的葡萄美酒
摆到了十里长亭”
我们至今不能忘怀千年之前的折柳人,是唐朝的诗歌在经历千年的渲染之后,又以更加轻盈的姿态飘落我们面前。此刻,我们所惦念的是一派清明的大好河山,还是灞桥垂柳旁依依含情的红粉佳人,是千年历史滚滚红尘的厚重,还是现代文明喧嚣中曾经的感染我们的离愁别恨的缅怀……柳歌用他的诗歌把我们灵魂催醒,又让我们在绵延千年的梦境不住留恋……


3、李晶晶的《几个断章》http://bbs.yzs.com/showtopic-142731.html

说到李晶晶我们不能不提到新时期女性诗歌。女性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风俗与道德束缚,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体验,所以有诗歌以来但凡女诗人

9 7 3 1 2 3 4 5 4 8 :

上一篇:——试论诗歌的没落和崛起

 下一篇:《解元集村记》后记
  相关链接
我们活的多么幸福     海灵草  2011-03-20
译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及其音韵格律分析      Tanya  2010-03-03
竹枝词二首     自娱自乐   2010-03-03
笼 中 鸟      周道模  2010-03-03
有关秋天(组诗)        章洪波  2010-02-17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