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荐读|王立世读郭新民:美和人性的双重绽放
——评郭新民诗集《花开的姿势》

王立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诗刊》《创世纪》《中国作家》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5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评论200多篇。诗歌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子》《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到英美等国。著有诗集《感叹号》《夹缝里的阳光》,主编《当代著名汉语诗人诗书画档案》。《文艺报》《文学报》《名作欣赏》等报刊多次推出本人作品的评论文章。获2022年度十佳华语诗人、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新锐奖、全国第二十五届鲁藜诗歌奖诗集二等奖、2021年全国十佳诗歌评论家、首届“新时代.鲁迅诗歌评论奖”、2022年第二届“名作欣赏杯”晋版图书书评大赛二等奖等。
距离太近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导致很多爱情诗不是写给配偶的,这是诗界公开的秘密。台湾诗人洛夫也认可这种诗歌现实,曾坦承他的情诗《因为风的缘故》,就是在自己81岁生日前被妻子陈琼芳逼出来的。在这一点上山西诗人郭新民有点“另类”,“另类”得让人刮目相看。他炙热如火、温婉如水、冷静如铁的爱情诗,是内心迸发出的天籁之音,是献给妻子最珍贵的礼物,充分彰显了一位诗人心灵的柔和、思想的纯净和境界的高远。
《你的味道》是郭新民爱情诗的巅峰之作,以情感的真挚和纯粹、艺术的丰富和深广汇入人类爱情滔滔不绝的长河。“生活似席,妻子的味道是多么可口”。一个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比喻,形象地比出妻子不可替代的价值。“可口”,饱含诗人对妻子无限的欣赏和赞美,但不局限于物质层次,更多的是精神气味的相投。“可口”是味觉效果,诗人用“视觉听觉幻觉”去体悟,这与波德莱尓的“应和”论不谋而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通感。视觉中出现的“醇酒”“盛开的玫瑰”“古典的云”“现代的雨”都是幻觉,醇酒隐含味觉,“盛开的玫瑰”隐含嗅觉,雨隐含听觉,多种感觉的交织把妻子精神的完美多维度地呈现了出来。妻子独一无二的味道,为什么二十年持久不变?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伤逝》,子君与涓生的爱情为什么像闪电一样消失于茫茫夜空?除了时代的原因外,还有爱情本身的因素。爱情要想保持长久,需要不断地充电。妻子用“语言和情绪”调味,“一个热吻一丝微笑一抹眼泪/成为炒炖命运不可缺少的油盐酱醋”,这种“可口”已经升华到精神高度。妻子为什么具有“好香好香的味道”,其根本原因在于自我多方面的苦修:“用深及祖先的甘泉浸泡/以仁义道德的火炭熏蒸/拿恩爱忠贞的作料烹调”。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道:“你是咱家妙不可言的美味佳肴”,并强调“对任何佳肴我不屑一顾”的忠贞不二。读了这首诗,我对鲁迅先生“无情未必真豪杰”有了更深的理解。没有家的和谐,哪有国的和谐?没有家的平安,哪有国的平安?郭新民爱情诗的社会意义正在这里,他的家国情怀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爱情是美好的,让人心灵震颤。《蓓蕾》写爱情的孕育:“看见我时/脸儿羞红了/轻轻点个头/笑出淡淡的矫情……让我的心儿呀/在迤逦的缭绕中/甜甜地思考”。《花开的姿势》写爱情的绽放:“在神秘的伊甸园/我第一次听到了/玫瑰花的歌声/与生俱来的惊骇/刻骨铭心的瞬间呵/我看到了/花开的姿势/真美”。诗人没有去精雕细刻,而是侧重于心灵丰富而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无弦琴》弹出尘世最美的爱情旋律:“温柔于膝上/我以你为无弦琴/十指跃跃/弹一首/今晚的小夜曲//望而悠悠/抚而悠悠/你从头至脚/充盈着/跃跃的音乐细胞//心鼓骤起/情谱骤起/乘夜色灿烂登台/接下来,将是我/幸福的演奏”。没有真爱,就不会产生如此美妙的想象。 “弹”“跃跃”“望”“抚”“充盈”“骤起”“登台”“演奏”等众多普通的动词运用得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有些现代诗歌给人支离破碎、声东击西、故弄虚弦的感觉,这首诗营造出逻辑清晰、结构紧凑、情感浓郁的整体意象,克服了新诗严重的散文化倾向。《意识流》是一首具有现代色彩和气息的诗歌:“想从你黑眼睛的深渊/走进去/把珍藏在密室里的/珠宝/盗些出来”。“深渊”突出深邃,“密室”突出神秘,“珠宝”突出价值,“盗”突出急切,用词的大胆让人瞠目结舌,取得传统诗歌难以取得的艺术效果。诗人辗转多地任职,像一只风筝一样漂浮,但“不管走到哪里/总有爱把你紧紧牵挂”。妻子的爱仿佛那根牵着风筝的线,“有你方知道高远/有你可领略深邃”。爱情不是束缚,而是放飞,但没有那根线,命运的变幻莫测就难以想象。在《体验死亡》中,诗人把自己比作神圣爱情的探险者, 并“受到了美的惊吓/忽然失去了知觉”,深度体验到爱情不知不觉的幸福。《被一个爱彻底》是诗人人生经验的诗学提升,凸显了爱情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这样写道:“一生想爱很多人/那很容易/一生只爱一个人/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一生被许多人喜爱/也许非常幸运/一生被一个人爱彻底/那就是幸运中的幸运”。物质时代,声色犬马的诱惑容易使人迷路,误入爱情的歧途,那是对爱情的亵渎。诗人坚守爱情的诺言,忠于爱情的品质,在新时代闪烁着至善至美的思想光芒。

爱情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是心心相印的夫妻也要经历无数风浪的洗礼。《一个漆黑的夜里》相对于《夫妻战争》,硝烟散尽,刀枪收起。写由于“几句碎语”导致妻子“大发雷霆”,自己“备受冷落”的孤独,“天为何这么悲戚/哭声越来越紧/我设想咬掉一截指头/来验证自己纯真的感情”。诗人的“几句碎语”也许无意,但引发情感地震,造成被动局面,因而满是后悔。意念中用自残表达忠贞虽不可取,但也见证了诗人的真诚。《等你的电话》相对于《一个漆黑的夜里》写得更加含蓄和委婉。虽然没有雷鸣电闪,但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象。这首诗妙就妙在“等”,好不容易等来了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却一声不吭。这头握着电话,焦急万分。由“本该有亲切的问候/本该有绵绵细语”,退到“哪怕只道一声/你好或晚安”,由“想倾听浓浓的鼻音/想聆听深深的感叹”退到“哪怕大声骂我一句/你混蛋”,节节败退,感到“度时如年”的痛苦。诗人把“度日如年”改为“度时如年”,这是诗人身临其境的直觉,虽一字之差,情感却有天壤之别,突出诗人心灵的煎熬。妻子为什么这样呢?诗人故意回避原因,不是说不清,而是专门不说清。如果把原因讲出来,诗意就会大打折扣,变得寡淡无味。这就是悬念,这就是空间,这就是艺术。说不清与不说清有本质的区别,说不清是问题,不说清是技巧。说不清是糊涂,不说清是含蓄。这首诗在处理诗歌的虚与实上也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智慧。新诗最大的问题不是实得拘泥,就是虚得脱骨。郭新民取长避短,虚实结合,实现了艺术腾空而起的飞跃。诗人也目睹了社会上一些变质的爱情,比如《笼中黄鹂》属于被豢养的“爱情”,悲在黄鹂的麻木不仁和得意洋洋:“有本事/你也进来/来啊/你进来啊……”这就是鲁迅先生一生都在批判的劣根性。诗人对此投以极大的悲悯,其社会意义超越了爱情本身。
虎头蛇尾是诗歌的大忌,很多诗歌败在结尾上。郭新民诗歌的结尾常常有神来之笔。如《小偏方》,古人把身体比作药材,诗人高旭旺把爱人比作药,郭新民把爱人比作小偏方,比喻在不断深化,结尾“治我的病/惟你最好”,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把爱情的妙手回春表达得淋漓尽致。《读你》把“你”比作一本书,凸显“你”的高雅。与一般书相比,“你”也不同寻常,诗人才有了对“多少书籍不屑一顾”的淡漠。“你”究竟是怎么的一部书呢?结尾破题:“你是我唯一的《圣经》”,可谓书中之书,经典中的经典。圣经当然是比喻,把对妻子虔诚而圣洁的情感凸现了出来。《怀念》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啊,怀念就像钥匙/往事如锁”。这个比喻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不同寻常的感觉。创新不一定非要标新立异,就像一个词放在不同的场域效果就迥然不同。修辞也一样,往往与它的场域相映才能生辉。把往事比作锁,说明尘封已久。怀念像钥匙,能够打开记忆的闸门。既然形象又贴切,而且还情意绵绵意味深长。《我对你说》,面对病入膏肓的“你”,诗人在情感铺垫到适当的时候,迸发出肺腑之言:“我愿我充满中药西药味的诗句/深入到你沉默的筋络无言的骨髓”,不难体味诗人治病救人的善念。没有这个结尾,整首诗笼罩在沉闷压抑的氛围之中。有了这个结尾,精神得到慰藉,生活重燃希望,情感实现了多云转晴。郭新民诗歌结尾的鲜明特色就是平中见奇,有突变但不突然,不生涩又接地气,言已尽而意无穷。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人在语言运用上几乎达到神奇的妙境,他们用自己心灵的语言创造出一个无比广阔和辽远的精神世界,即波德莱尓所说的 “第二现实”。“握”是一个寻常的动词,郭新民在《握》一诗中赋予了它不寻常的精神色调,握出一个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特别是“用手紧紧握你的情感/用心狠狠握你的灵魂”,增加了情感的粘稠度,升华到灵魂的高度。“握”接近于“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的妙用。在《内涵》中写道:“男人的内涵/注定被女人/纷纷戳穿”。“戳穿”本来带有贬义,用在这里力透纸背、别开生面,使整首诗熠熠生辉。唐代诗人贾岛以推敲名垂诗史,郭新民在当代诗人中炼字的功夫堪称榜样。在《给妻》中写道:“就爱你一个人/只爱你一个人/把所有真情做抵押/将全部挚爱当筹码”。诗歌一般忌用副词,但也不是绝对的。这首诗中“就”和“只”用得恰到好处,体现出爱情的专一,达到了情感的极致。“抵押”和“筹码”运用得惟妙惟肖,彰显了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好心流不尽鲜艳的责任”,责任有了颜色,有了亮度,爱情的意义和价值特别醒目。诗人在学习现代诗歌的手法,但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从中汲取精髓,结合实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在《忽然》中写道:“忽然有手拉你/你忽然从忽然中/醒来”。三个“忽然”使诗歌获得一种独特的抒情调性,细细品味,第一个“忽然”是“你”带给我的惊喜。第二个“忽然”是自我意识的瞬间觉醒。第三个“忽然”是过去梦牵魂绕的情状,相同的词语有不同的内涵,把情感的山重水复表达得柳暗花明。《饮》把“你”比作一杯酒并不新颖,新颖在把“饮”分为“初饮”“酣饮”“饱饮”,情感螺旋式上升,从“一醉方休”到“意味无穷”到“死而无憾”,把爱情的魅力写得波澜起伏。《爱你没商量》见证了诗人语言上的迂回曲折:“在你的峡谷里/唯一的选择就是跋涉/此生遗憾我爱你/答案却是:没有错”。从肯定到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是更加有力的肯定。好的诗歌离不开语言的锤炼锻造,更离不开奇妙而精美的想象。有些诗人的想象奇但不妙,还失真,不具备美学价值。波德莱尔认为:“想象是真实的王后,可能的事也属于真实的领域”(1)。郭新民的想象来自生活和心灵,比如,《在下雪的时候》写道:“我想,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妻子给我披上一件棉衣/温暖”。不是想象的想象胜过天马行空的想象,质朴得让人肃然起敬。在《你的名字》中写道:“你的名字/烙进我的肺叶/一呼一吸/都是亲切”。想象又奇特无比,产生了“一呼一吸”与“你的名字”血肉相连的艺术效果,表达了情感的相濡以沫。《还有什么要坠落》写一片树叶:“从枝头颤颤坠落/叫深秋的良心/隐隐作痛”。由落叶想到良心,这是从未有过的,自然获得了深广的社会学意义。没有敏锐的感觉,就没有独特的诗。感觉是一个诗人的生命。郭新民的诗大多是有感而发,这个感不是蜻蜓点水的感,而是透彻心扉、深入骨髓的感。比如被很多诗人写烂了的“吻”,他都能独辟蹊径,写得风生水起:“瞬间起风/灵魂触电/热流滚沸”,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将听觉、视觉、触觉融合于一体,展现出情感强劲的爆发力。通感是郭新民最擅长的手法,凝聚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打通感觉边界的敏锐,也是诗人新诗现代化最鲜明的艺术特征。比如写紫丁香的香:“香从黄鹂的甜嘴唱出来”,香得有声有色。《有许多话》,“从眼睛之海蔚蓝地溢出来”,“通过嘴唇合成演变/化为糖化为胶化为电”。听觉转化成视觉,表达思念的深切、情感的如胶似膝以及触电般的甜蜜。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即使是传统修辞,诗人也总是别出心裁。比如,在《寂寞》中写道:“寂寞像猫,踮着脚走来/与独坐黄昏的人攀谈”。比喻与拟人交织在一起,不但形象,以攀谈反衬寂寞,更胜一筹。在《某年某月某日》中写道:“回忆是一道深渊吗/人们常常不可自拔”。把比喻与反问结合在一起,突出深陷爱情的无可奈何。把爱情比作一架天平:“你坐在那边/我坐在这边/两颗心互为砝码”。我们想到的不是谁轻谁重,而是爱情的此起彼伏,一颗心随着另一颗心跳荡。看似平淡,实则激昂,诗人不露神色的语言功夫让人惊叹。写白蝴蝶“那只蝴蝶玩得十分高兴/如果它不讲究美学/就不会穿一身白色的衣裙”,美得纯洁、高雅、潇洒、幽默。《朋友》:“用绿色素广泛思考的树叶/维护大树高高站立的尊严”,写树叶与大树的关系从没有写得如此丰满。《消息》中第二节与第四节(最后一节) “花已不再是花了/你已不再是你了/以后还会有什么”完全重复,充满惋惜和怀疑。这个重复除了强化消息之坏的程度,在布局上别出心裁,体现了诗人艺术上的自觉。《月》写社会上被玷污的女子,诗人有意绕开不堪入目的场景,通过周边环境和想象烘托现实的黑暗,“大地/沉沉睡死/树叶/昏昏入迷”“鸟巢/抱着清凄/花儿/抽着战栗”,“玉兔逃了/桂树折了/可怜的美人儿/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只有无声之泪/点点滴滴”,侧面写比正面写更让人胆战心惊。一个诗人如果在语言上因循守旧,或者与传统一刀两断,失败的命运不可挽回。只有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起来,艺术才能获得新生。郭新民在语言上孜孜不倦的探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诗学观点。
郭新民的诗中迸发出不少富有深刻哲理的警句,这些警句是从生活本身挖掘出来的,因此具有丰厚的生活底蕴,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带有鲜活的生活质感,是情感的哲学,是诗意的哲学,是浪漫的哲学,与哲学家深奥的哲学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在《紫丁香》中写道:“哦,是你,是你,是你/那走近又走远的/肯定是你的身影/那飘不散的/肯定是你的深情”。借助植物,既写出爱情忽远忽近的微妙,又写出爱情飘不散的温情,是对爱情本质的深刻揭示。在《一片树木》中写道:“经过树林的独行者/终被树林的美丽/剥去了灵魂的外衣/愈是真实/就愈是赤裸”。表面上写自然对人的感化,实质上揭示赤裸的真实才是美的真谛,对爱情而言更是这样。在《草原感悟》中写道:“当一次骑手,也许会英雄一生”。在辽阔的草原上, “骑手”就是“英雄”,人生的羁绊消失殆尽,天地任我驰骋,压抑的个性得到有效的释放,这是诗人在草原特定的环境中对生命和爱情的顿悟。在《线条》中写道:“直线因曲线而气壮/曲线因直线而妩媚”。诗人打破了直线和曲线表面上的对立,挖掘出它们内在的映衬关系,用辩证的思维思考爱情和人生就别有洞天。在《鸟巣》中写道:“但所有鸟巣里/不一定都有鸟”。鸟巣里住的不一定都是鸟,就像人群中不一定都是人、情人不一定都有情一样,这是可怕的变异。在《惑——致A君》中诗人沉痛地写下:“权欲有时比魔鬼更可怕比死亡更残忍/拥有它比远离它更让人断肠落魄”。这句话是送给A君的,也是送给在反腐败斗争中落马的所有腐败分子的。公权力是为公众服务的,权欲熏心者一旦掌权就会中饱私囊,这是悲剧的开始。如果把权利看成责任,就能避免很多悲剧。诗人虽然针对的是个性化案例,但已经上升到如何对待权力这一事关人生命运和治国理政的共性问题。爱情也一样,如果沦为贪欲,结果也会变为灾难。
在郭新民爱情诗的海洋中畅游,我们无时不在为诗人心灵的纯净和人性的美好而感动,又恍惚觉得这不单单是一个人的爱情,而是人类美好爱情的升华和结晶。有“我”又无“我”,这是写诗最高的境界。有“我”时,这个“小我”棱角分明,个性独特,没有被世俗的洪流淹没。这个“小我”是诗人为一个时代留下的精神影像,从诗人情感的蛛丝马迹中能窥探到时代的风云变幻。这个“小我”像一面镜子,被喜欢他的人珍藏,甚至被历史垂青。透过现象看本质,《花开的姿势》写得是“小我”的爱情,也暗含着滋生这种爱情的社会发展状态,更有 “大我”的崇高人性,在物质时代没有变异的人性,闪烁着人类理想之光和精神之美的人性。郭新民在后记中深有感触地谈到:“我是横下心来祈求自我超凡的精神栖息地。我将竭尽毕生之精力而去探求理想中的诗宇蜃境,由自我向超凡之城攀登跋涉是我人生一大神圣而严峻的课题。”很多优秀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作者的预期,诚如波德莱尓所言:“在某些近乎超自然的精神状态中,生命的深层在人们所见的极平常的场景中完全显露出来。此时这场景便成为象征。”(2)。郭新民的《花开的姿势》,本身就是一种象征,美和人性的象征,开放和文明的象征……
(1)《波德莱尔全集》第2卷,第621页
(2)《波德莱尔全集》第1卷,第659页


郭新民,郭新民,号宁武关人、仁伦堂主。当代作家、诗人、书画艺术家。
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系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维权鉴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书画院副院长、山西省文联原副主席、山西省书协顾问、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等。曾四次出席全国第七、八、九、十次文代会作代会和第六、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过第一、二、三届中国诗歌节,参加过第12届青春诗会和首届青春回眸诗会、出席40届青春诗会和回眸诗会。出版专著《开玫瑰花的裙子》《花开的姿势》《郭新民抒情诗选》《醉汉与丁香》《一棵树高高站着》《郭新民短诗选》(中英文对照夲)《今天的情绪》《治县之思》《宁武风光》等专著10余部。致力于“长治(太行)诗群”“忻州诗群”和“长治朗诵家队伍”建设,培养和影响了大批青年文艺爱好者,其创作的诗歌作品以①历史文化系列、②土地及生态系列、③情感系列(爱情、亲情、友情)、④红色系列、⑤历史文化系列等主题诗篇,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十月》《北京文艺》等报刋杂志。在重要节点,有作品被央视及多种网络媒体选用展播,参加大型展演,在当代文苑诗坛有一定影响。先后获得中国首届艾青诗歌奖、人民日报一等奖、天津文华奖、赵树理文学奖、2021年度十佳华语诗人奖、中国第九届长诗奖、诗刊征文特别奖等多种奖项。其书法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大展并获奖数十项,有题书镌刻于国内多地风景名胜区和书法碑林,并被众多场馆收藏,有书画作品馈赠国际友人和港台政要。2013年6月创作的大幅中国画《宏运》随我国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