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中诗网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二十七期 >> 中诗评论 >>

繁枝亮色迎春到——扫描当代中国情诗的发展


作者:山城子  来源:中国诗歌  责编:白 沙  日期:11-07-17 18:56:57  点击:


dquo;是哄着“你”来抱佛像获得幸福的,而“你”可能也知道不一定有什么佛像,但期许的幸福倒是有了可能的环境和氛围了——从后面“搂抱着”了呀!
  第二节写的是已然。 “他跟你说,内心要平静”,作者巧妙地透露出“他”很老练,可能是过来人了;而“你”显然是第一次。接下来就暗喻过程和结果,结果是“脏”了“白裤子”。
  小诗写得极文明,这与网络上一些所谓“下半身”的露“粉”,不可同日而语。诗毕竟是语言的艺术,而艺术是干净的、高雅的、美丽的。这样的小诗只能给人以一种纯雅的美感享受。
  又何以见得《林间风》,也是个已然的作品呢?看全诗:
  “诗谁安排的命运 / 纵马的女子 /踏碎月影,进入他人的江湖/ /笑谈如风,把酒论醉/ 我叫你哥哥,命里的动荡 // 你不再出现 / 仿佛忘记我赤着脚来过 ”
  第一节写“纵马”的女人。语义双关,也是暗喻,撞入了他人的情感领域。
  第二节写“他人”的潇洒爽朗。使女人一见倾情了。
  第三节写“哥哥”不再出现,“我”淡淡的感伤。
  全诗妙在仅在最后一句中的“赤着脚来过”,泄露出已然的秘密。
  这两首小诗,写得难道不是“一夜情”?

     艺术手法的丰富是空前的。象征呀,隐喻呀,密集用格呀,模糊呀等等。

  且看轻若芷水组诗《得鲁依》采用的模糊手法:
  “得鲁依/ 得鲁依再一次从你的嘴里走出来/ 走进我的黑夜,你说,这多么像一枚鲜果/ 沉沉的捏在手上,沉沉的就是你/ /得鲁依,这个新鲜的名词/ 新鲜的浆,再一次被我咀嚼”
  这是第一首。“得鲁依”作为“你”“我”对面言语中的相似于代词的角色出现,因此产生了模糊的艺术效果。如果(假设)我在晚上有个约会,那末现在我就认为“得鲁依”代的是“爱情”。不妨将文本里的三个“得鲁依”都换为“爱情”读一下,那不就是一首很美的小情诗吗?美的是“嘴里走出来/走进我的黑夜”句子中“走”一词的活用拈连与复沓;美的是“沉沉”叠词的运用与“沉沉的”反复;美的是接下来“鲜果”、“你”、“浆”、“咀嚼”的系列比喻。你想呀!一首仅6行的小诗,竟然9用(加上“得鲁依”本身的反复)辞格,能不美么?
  模糊手法的陌生新鲜朦胧有趣的效果,在于诗人不进行明确的指代!这就有别于象征了。

  喜欢深谷幽兰的《夜的守望者》。这首26行的诗,不着痕迹地悄悄49处用格,是典型的密集用格的手法。
  “夜的唇,衔着失血的梦/ 守望在血液的路口/ 身体里,成群的花朵/ 涌向梦的腹地/ 汁液饱满的花朵/ 也无力唤醒,沉睡的顽疾”
  且看他的第一节诗:首行“唇”与“衔”的比拟,“失血”与“梦”的比喻,就呈现了语言的诗性美。第二行“守望”是“衔”比拟的继续,“血液”与“路口”是比喻的变换。接下来的“成群”“涌向”依然修辞以比拟,“花朵”“腹地”“汁液”“沉睡” “顽疾”继续比喻行文。6行诗14处用格极为少见,读来却不留痕迹,只把画中女性并不平静(生理上的),却又平静(理智上的)的“守望”意态,从朦胧的意像中透露出来,且抛出一个“顽疾”,让你猜想:那是怎样的“顽疾&rd

9 7 3 1 2 3 4 5 6 4 8 :

上一篇:论诗歌语言

 下一篇:天楚读诗
  相关链接
罗伯特•彭斯诗歌4首汉译(晚枫译)     作者:罗伯特•彭斯/ 译:晚枫  2011-07-27
美国诗人学会“每日一诗”诗歌6首汉译(晚枫译)     译者:晚枫  2011-07-27
晚枫汉英双语诗歌2首     晚枫  2011-07-27
晚枫原创英文诗歌3首     晚枫  2011-07-27
一枚海外的枫叶     静海(CalmSea)  2011-07-27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