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赋(二)?第二章尘埃乱》)。诗人在追寻人生理想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生活意义的追问和寻求,在这种寻求中追逐诗意,“我要把手伸进岁月的血管 不为索取∕只需要把住它心跳的秘密”(《触摸》)。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瘦西鸿的诗歌就表现了这种诗意栖居的精神历程。在俗世的生活面前,如何诗意的栖居是诗人在诗中的不断追求。正因如此,瘦西鸿的诗歌才能在琐碎的生活中提取有价值和意义的诗意片段,并且表现出了独特的个人体验和艺术价值。 三、悲悯情怀:“大地流着天空的泪水” “5?12”汶川大地震给全中国人带来的创伤是长久的,它不会因为灾难的过去而从人们的记忆中消褪,相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仍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回忆和思考。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一直都会感染着我们。清朝的著名诗人、学者赵翼在其《论诗绝句》中说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这次灾难中,被边缘化和受冷落的诗歌又一次呈现出井喷的状态,许多诗人都写出了相当出色的诗篇,地震诗呈现出数量庞大,影响广泛的特点,这是近年来非常少有的。作为一个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诗人,瘦西鸿在这次地震诗歌创作热潮中,也奉献出了较有影响的作品。诗集《客骚》收录了曾在《人民文学》、《黄河文学》、《青年作家》等众多刊物和选本上发表的诗歌《汶川祭》、《震不垮的地名》、《大地流着天空的泪水》、《中国红》、《那一刻,这一生》等。 瘦西鸿在《后记:我的是生活》中说:“作为一名诗人,面对巨大的灾难,强大的民族力量使我深深感动,我唯一可做的便是用诗歌去激励人们珍爱生命,珍惜生活。”作为一位有责任感和社会良知的诗人,有义务和责任拿出自己的力量去跟灾区人民一起共度难关,鼓励他们重建美好家园。诗人在其诗歌《汶川祭》的最后写道:“透过阴霾 我们看见一杆杆∕指引生命与希望的旗帜 通过一双双热情的手∕我们握住了力量和勇气 让泪水冲刷掉∕积聚在我们心里的悲伤与恐惧 让我们重新站立∕∕当太阳重新升起 汶川 我看见你的伤口∕在我们共同目光的缝合中慢慢地愈合∕人间总有苦难 生命创造奇迹∕彩虹终将在我们的目光中 绚丽升起”,诗歌必须真诚,真诚比任何技巧都重要。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瘦西鸿在关注生命的同时,对灾区人民的真诚祈福,铿锵有力的诗句给正处于痛苦和悲伤中的受灾群众以鼓舞和力量。瘦西鸿在后记中还说:“作为一个诗人,不是惧怕灾难的恐怖,不是记录灾难的无情,更需要的是鼓舞信心,呼唤真情,歌颂大爱。”诗人在《震不垮的地名》中写道:“城市可以掩埋 家园可以抛弃∕但那一双双倔强的手 仍然在废墟中举起∕但那一声声呼喊 在时空中仍然那么有力∕∕当他们被救出 这些苦难的孩子∕这些忍住伤痛背井离乡 再没有亲人的孩子∕在帐篷里 小心翼翼把那些文字重新拾起∕∕灾难 真情 救援 感恩∕他们开始了崭新的阅读 虽然身在异地∕而他们发出的 依然是北川的声音”。在诗行里,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诗人与灾区人民血脉相连的手足深情,维护生命尊严,鼓舞北川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即使是那些暂时离开受灾家乡的人们,远离曾经生活的故土,发出的依然是家乡的声音。那种坚定、有力的内在情感力量如滔滔江水,冲决了任何困难筑就的堤坝,不管灾难多么无情,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团结一心,一切困难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