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中诗网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二十八期 >> 首席诗人 >>

洋滔:真情凸凹


作者:洋 滔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白 沙  日期:11-12-07 22:22:40  点击:


真情凸凹

洋 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我从西藏回故乡休假,和诗人何光大、邓文国到达州万源白沙062张师傅家聚会见到魏平的时候,他好年轻,这个大巴山里的小伙子长得帅气,标致,文雅。他话不多,但听人家说话却很专注,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不时腼腆谨慎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休假期间,我在《通川日报》(现《达州日报》)副刊上三天两头都能见到魏平的一些诗文。我知道了,魏平很勤奋。回西藏不久,朋友寄来一张《通川日报》,上面有一篇通栏标题《我的第一首诗发表在<通川日报>上》的文章,占了一个版三分之一的版面,作者是魏平和他的一个朋友,写了我的一些诗歌创作情况。这篇文章事先没有给我看,竟然全是真实的,没有失实的地方。从此,我认定魏平是一个务实的不虚浮的人。

你不要误会,凸凹和魏平不是两个人,是一个人,凸凹是魏平的笔名。诗坛知道凸凹的人多,知道魏平的人少。他的亲人同事同学知道魏平的多,知道凸凹的少。这位老乡的诗歌成就都是以凸凹的名义创造出来的,在中国作协会员的名录中,只能见到凸凹,见不到魏平。因有凸凹开疆拓土,所以,魏平也就不那么鲜为人知了。

近些年来,在大巴山诗群中,凸凹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之一。我真正看重他的诗是1999年他参加号称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诗刊青春诗会(15届)前后的诗作,自然,纯净,优美,亲切,直白而不落俗,浅显却富有深意。他的诗都是“缘情”而生的,是他宣泄情感的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他的诗是人们非说不可而又不知道怎么说却又不得不说的那些话语,源自真情,博得我们的共鸣。他透明的真情一清二楚一丝不挂地向我们展现出来,独立地向大千世界敞开,与读者感同身受的过程让我们惊骇。

凸凹是中国先锋诗人,出版诗集9部,还出版了《花蕊中的古驿》、《天下客家》(合)、《纹道》、《民族花灿》等人文地理随笔集多部,写有评论、小说、剧本、歌词等,是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的编剧,其编剧的电视片《明蜀王陵被盗之谜》2008年参加了法国嘎纳电视节。《大师出没的地方》获成都廿年(1980—2000)诗歌奖,《花蕊中的古驿》获2004年度(第十七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诗《房子是这样建成的》获成都市人民政府第六届“金芙蓉”文学奖,《天下客家》(合)获成都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新锐诗歌批评家谭五昌主编的《凸凹体白皮书:〈手艺坊〉诗歌美学六十家评》已经出版。现为成都市作协副秘书长,成都市诗歌委员会执行主任,《芙蓉锦江》主编之一,《掌篇》常务副主编。

凸凹的成就在中国诗坛是有目共睹、不可抹煞的。他2008年创作的大组诗《历震札记》代表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准。这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次日上午,他第一个在网上发帖倡议诗人写地震诗。接着,他又接到《诗刊》副主编李小雨的电话,约他写关于地震的诗。他首写了五首,贴在他的新浪博客上,一时间风靡各大网站,使诗坛震动,读者震惊。无疑,他凭自己的真情写作和多年的创作积淀,把自己的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诗在博客贴出“十三分钟后即被新华网读书频道以《一个四川籍诗人的抗震传单诗》为题头条转发,之后,相继被中国网、中青在线、金融网、中华演讲网、搜弧、腾讯网、中华网、环球网、东北网等转发。截止今天,《历震札记》组诗已完成短诗25首。写诗撰文同时,与人合写了抗震救灾六幕话剧《生命的高度》。”(凸凹《诗歌的乱世:黔驴技穷,还是履过薄冰——散议被5.12震得五花八门的中国诗歌及其走向》,原载《诗歌与人》2008年8月“汶川地震诗歌写作反思与研究”专号)凸凹的关于地震的诗,选取的都是重大的紧扣国人心灵

9 7 3 1 2 3 4 4 8 :

上一篇:朱巧玲:用诗歌对抗时间和生存

 下一篇:赵思运:凸凹的心力:在针尖上修建广场
  相关链接
凸凹的诗:彭山十四行(组诗)     凸凹  2011-12-07
凸凹诗选     凸凹  2011-12-07
赵思运:凸凹的心力:在针尖上修建广场     赵思运  2011-12-07
朱巧玲:用诗歌对抗时间和生存     朱巧玲  2011-12-07
蒋蓝:在正午的语式中凸凹有致     蒋蓝  2011-12-07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