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首《等待》,诗人把对情感的真诚,描绘得淋漓尽致。 心灵的碰撞是难忘而深刻的,仅有等待,显然是不够的。诗中的诗人,虽然在自己与自己的影子之间游离,但一样有美好的期待与向往,在第四首里,她说:“请允许我爱,以一朵云对另一朵云的姿态”,“以风的借口给薄明的心事/一个飞翔的理由”,“让所有的思念柔软成/温暖的棉絮”,《请允许我爱》第一小组的第一部分的最后一首,诗人“以一朵云对另一朵云的姿态,请求下一场雨,让我们落进同一条/河流”,让情感在文字里升华,让思念写意成云、下落成雨,落尽同一条流淌的河流,这在情感日益机械化的当今,尤其难得。 在第一小组的第二部分——可爱的小鼻子及其他(组诗)里,为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诗人袁春春从自己的率真和小处着手刻画,让内心与细腻结合,有机地抒写女子内心的波动、与小小的属于女子的感动。 在可爱的小鼻子及其他(组诗)的第一首里,诗人以女子独有的情怀,把女子比喻成小鸟。 “你说需要个肩膀,我说/只要个枝头。说着说着/春就来了。女人是小鸟/她的声音/跟树叶儿一样翠,绿了睫毛上悬挂的/小水滴,绿了窗里窗外/忽明忽暗的光线”, 像小鸟一样依傍着男人,引喻女子的娇小与可爱。小鸟依人也暗喻为女子的温柔。在这种比喻或自喻下,诗人想起草,想起自己与春天的一个前世的约定,和“那些浅浅的,在低处/奔涌着的美丽/是怎样一种渐次加深的诱惑”,不由让读者想象“诱惑”——一种无法言表的“诱惑”,只可意会。 接下来,诗人在此意会下,把意象从女子细化到小鼻子,延伸写出了《可爱的小鼻子》一诗:“多可爱的小鼻子,你用眼神探询,能不能靠近一点/就像雨水靠近草叶”,而诗人低眸,浅笑,一句话也不说,诗人“不知道那些令人怜惜的小比喻,是不是/更能抵达内心的柔软”,在这种期盼抵达的渴望中,诗人试图躲到语言之外,“却不小心,误入了/这个季节深处”。 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哪?诗人在诗里把这个季节定义为春天。 “春来了,在一个词里反复练习/草的亲昵,在一张纸上/写下半首诗/风一下子就暖了”,《春来了》一诗里,诗人在这个诗中的季节里,停驻,沦陷,出走还是旅游,都不作选择,只想“就那么小小地醉上一次,在打开的诗行里”,用含水的目光,看一树含苞的花蕾。也道出了诗人的向往。 诗不在长短,只在意。诗人袁春春的作品大多是短诗,短诗来自心灵的瞬间感动,更能体现出诗人的率真,也更能让读者感受真切的情感。而把诗写的短诗不短,需要一个诗人综合驾驭文字的功底,与对诗歌艺术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简单、率真的渴望,但却不敢去实践,而只把率真当作风景来欣赏。率真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一个人能活得率真,就能享受简单,享受真我。 云是蓝天之上的纯净, 诗人以此作为整组诗的起笔,摘下一朵情感的白云,在心灵的肩膀上栖息,让至情至性注入笔端,让真切文字的触须进入诗,感染和引领读者走进率真的诗之境界。从中,也可看出袁春春对纯真情感和诗之艺术的追求。 二、任内心皈依——故乡露珠在指尖生辉 故乡、童年是人们永远无法忘怀的热土和依恋所在,在故乡和童年面前,我们都是一群游离在外的孩子。而相对于诗人,故乡和童年就成了他们内心深处不断怀念、反思和反复描绘的人生命题之一,也是一种他们在某些意义上类似宗教不断皈依靠近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