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南平诗集:《七月的一滴露珠》
P. 315
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一定不能忘了诗歌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
美育功能(即教化作用)!否则仅仅有“真”而无“善(德)、
美”的诗歌,它就是隐藏在阳光下的伪诗歌,甚则成为后一
代那青少年成长中的思想“毒瘤”,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社会
的健康发展!正如现在人人皆知的某诗人那《xx 法》一文,
只见写者内心的“真”,未见一点“善与美”,让我看了也
想破口大骂在人生路上那让我欲骂的人,多爽快啊!可是在
日常生活中也许生气之下有可能谁都会如此,但作为文学或
诗歌,就绝对不应如此,这不是一个阳光写作者应有的素质,
灵魂工程师不光是老师,所有写作者都应该是啊!这个还好,
只是一种强烈情感的发泄,可那些有关色情与性的“荡妇体”
诗歌,让人更恶心、更不堪入目!这些隐藏在诗歌中的个人
无所禁锢的思想毒瘤,今天正在无形地给精华的、阳光的诗
歌文化抹着黑!
诗场是追求个体内心自由快乐的地方;同时也是自然传
承文化的主要场所。在诗场写诗本是人那自由灵魂畅游的最
好场所,不受任何人干扰,但是我们每一个诗写者不要忘记,
人永远是社会大家庭里的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的
动物,不是与世隔绝的,所以个人的言行必然是受到社会的
影响后才有发言的欲望或需求,从而有写作或写诗的冲动,
好好坏坏的社会现实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反过来,任何
人的言行主旨又会影响到社会生活,引起别人(读者)的思
想成长与变化,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这也是文化的
无形作用!所以不管任何诗写者都不应忘了,在追求个体内
心自由快乐的写诗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到文化的自然传承作
用,你个人的言行必然会让读者产生连锁反应,“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虽然不能绝对(如卧底…),但还是有其客观规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