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马夫文集:与文友对话
P. 92
断层,以及夭折的梦
郎 毛
1982 年,我因“亦工亦农”的贱民身份被“清退”回乡。
第二年春天,青年诗人马福水和另一位青年诗人赵景斌骑自
行车从 20 公里外的东乡跑来看我。诗人马福水送了我两句
诗:疲惫的心上猛抽一鞭 / 烈马始在大地上奔腾。
直到如今,我仍然认为这是差不多经典的“一鞭”。20
年了,我可以忽略许多领导潮流的精英以及风靡一时的团伙,
这两句话却怎么也忘不了。因为它不仅铿锵,而且还典雅;
不仅激越,而且还有种悲愤的意味在里面,堪称英雄主义和
儿女情长或者说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那时为我写诗送行的,除了马福水,还有炮兵陈志勇。他是
楚中一才子,诗写得绵韧稠密,很抒情,很优美。那时他在
禹县西关的一个炮团里当一名小干事,由于《奔流》编辑部
钟庭润“帮主”的撮合,他也算入了伙,成为崛起于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禹县文化军团”的一名悍将。
福水在当时那个文学青年圈子里,算是年龄小、出道晚
却又令人嫉妒的主儿,灵性是不用说了,描写和叙述的功夫
却也好生了得,人称“诗才可比郭栋超,叙事超过王国谦”。
郭东超比马福水还要小几岁,属于“新生代”那种,以撰写
青春期“朦胧诗”见长;而王国谦发誓要赶超浩然和段荃法,
把个农村小说写的比土坷垃还土。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