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52
的忧虑。一切能从心灵出发的诗歌,断然已不再是形象游
戏,它必当容得下一定的高尚论辩。尤其在内容的开阔性
上,诗人徜徉在品质与意象时,更当深刻常在,不枉时常
做一番警句大师。世界的怀抱充满着所有可以理解的判
断,就诗歌而言,一切也都是为了确保通往思想更大的自
由。因此诗人永远不会变老地也一直走在了时代前列,同
样诗人也根本无须担忧时代没有勇气接纳自己。任何文学
的问题都旨在推动世界观念的转变,真实优劣与否,最终
是要由时间去体验到的。诗歌所要看到的,恐怕高明一些
的,仍旧是时间而外的鲜艳,不是暂时的充分发挥,而是
永久客观的揭示。好诗歌不外乎都是从悲观的压力中解脱
出来,进而重视灵魂的需要,将一切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张力就是视野,在诗歌生命中词藻不是诗歌语言,善于组
织辞藻,才会诞生真正的诗歌生命。如果创造有难度就不
去传达,并像奥登批评的那样“因为诗歌有难度我们就可
以谴责它”,那么人类的一些精深思想和意志的创造,那
些为我们努力清除了俗见的真诚体现,那些并非出自于密
码专家的闪耀着才智的诗歌语言文本,是否因为一生学不
会放纵和卖弄,不会重复一些怪癖个性,而仅有一种永葆
的宽厚热心,就此便再不会赢来现实的胜利 ?!
现实向来不会摆满了童话元素。我们今天到处充斥着
胡话诗和极其肤浅的民俗诗歌,就似一个旧村落和小城镇
的作派,这样还张扬地要把晦涩和自己的缺陷与苍白,明
目张胆地当成优点招摇及诱哄人们来一起赞扬,若是大家
都去任由诗坛这种无力的退化,甚至纵容这样一种沉湎的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