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38

最终依靠一些精神线索,让诗歌发挥出思考的思想光彩。
                 诗歌的力量还在于它多重自我的普遍性。雪菜就曾说

             过“诗人是未被加冕的立法者”。这个“立法”,我们今
             天权且可以将其看作是诗人于嘈杂人世中,理应勇于担当
             的一些对抗腐朽与不公的义务与责任。当然在诗人的作品
             里,他还可以凭借自己鲜活的判断,尽可能地以学养和认

             识的维系,让读者在阅读中认清和觉悟一些事实,从而获
             得新的希望和听到另一种有别于尘世温暖与欢快的声音。

             应当说所有伟大诗篇透露给时代的,都是一种超然的节奏。
             而一切高尚的诗歌,几乎无一例外又都是仁慈的。悲哀不
             是为了扩散影响,种种闪烁着心灵荣光的诗歌,旨在生活
             的困苦、衰老与贫穷、荒诞与恐怖,以及热爱的耗尽与枯

             萎,都不要被人性的混沌所吞噬。如果人类善良的智慧还
             能够永恒,那么至少在诗歌这里,世界就永远不会出现尽
             头。这也便是一种灵魂诗歌吟唱的广阔性,预言者可以是

             浪漫派,但许多真实的音调绝非是缥缈的。不少已往诗歌
             在社会与时代闪耀的,由于诗人的智巧和生动表现,那里
             不再有暴力和寒冷,即使是在与苦难一直作斗争的人类,

             死亡也不再是结局,因为灵魂始终没被自由吞没,一种生
             命改变的圆满,为此在诗歌中总可以高贵地实现。
                 我们不排除风花雪月也是一种诗歌作品,读者是有层

             次的,离谱的魅力甚或平庸,同样有权利保留哪怕能够拥
             有多少的欣赏。但任何接受仿佛历来都有高下之分及价值
             的区别。社会和时代必须尽量倡导什么,或能以怎样的精

             神产品予以更好的核心位置引证,这不单是关系到一个历



               38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