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点儿莫名其妙。一问鲜师傅才知 道是因为林芝到拉萨这段路上,分为好几段,要限速行驶。看着身边停着等时间的几辆车 ,才明白这也是一中国特色。既然达不到限速目的,这种限速还有何意义?
一直等到规定的时间,我们才又开始出发。没有多长时间,我们便来了设立 检查站的桥头镇,我们登记后折道下路,向巴松措行进。一路上,有小穆的解说和车窗两 边的美景,没有感到丝毫的寂寞与高原的不适。
转过一个山弯,3700米海拔高的巴松措便呈现眼前,那青青的湖面宛如群山 间的一块翡翠。这个从地质构造上来说的堰塞湖,让我们不得不对大自然产生更大的敬畏 。那翠绿的湖面、黛色的群山、瓦蓝的天空、洁白的云,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皑皑的雪山,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大师能描绘出如此美丽、壮观、神性的景致。看扎西岛像漂浮在水面 上,随着湖水的荡漾而荡漾。沿着链锁桥走向小岛,桥下的湖里不时有大群大群的鱼儿在 游动,传说这湖里的鱼都是有神性的,于是,我们也从藏族同胞手中买了一块喂鱼的食, 一点儿一点儿扔进水里,便有一条条鱼儿像箭一样从水底射向水面。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 “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巴松措玛派寺庙,这座距今已有1500多 年的历史建筑,此刻在阳光下,正沐浴着淅沥的小雨。我与张况、雁西拐进寺前的左面小 屋,开始藏族饰品大淘宝。在返回途中,大家碰到了利用假期打工的藏族小妹拉珍,她今 年已经参加了高考,可能要远离这块生养她的土地到成都读书。从她的目光中,我们看到 了一种坚强、一种向往,还有许多我们尚无法琢磨的东西。于是,大家七嘴八舌,想多了 解一些拉珍的生活,而小拉珍没有一点儿羞怯,面对大家的提问,是有问必答,一会儿便 让大家喜欢上了这个开朗活泼的藏族小妹妹,大家决定回去后就像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新 疆那样,如同一首诗写给阿依达,这次,同一首诗写给我们的藏族小妹拉珍。拉珍成了大 家在西藏淘到的一件异宝,将她的生活和她的影像一同装进相机和心里。

拉珍和我们在一起,我们祝福她学业有成。
车子像一艘不动的船只,尼洋河和茂密的森林一直向后退却,渐渐地,滚滚 的江水变成了潺潺小溪,高大的树木变成了低矮的灌木,巴杰塘草原也变得越来越小,壮 观奇绝的中流砥柱也慢慢地记忆中淡出了,海拔高度逐渐上升,米拉山口越来越近。米拉 山口是此次走西藏最高海拔的地方,有的人免不了心里有些忐忑,前几天高原的阳光已经 让他们脸上脱了一层皮,害怕在这么高的地方会有高原反应。
转过一个弯,米拉山口突兀地就出现在我们眼前,那飘扬的经幡,牦牛雕像 ,还有远处游走的白云,我们一下子跌进了一个童话世界。所有的人都成了童话里的主人 公,他们已忘记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人生苦闷,一个个像王子公主一样开心快乐。 “米拉山口”碑和那座名为“雪域之舟”雕像就成了大家的背景, 照相的队伍排了好长好长。“雪域之舟”雕像是米拉山口的标志性建筑,也是 米拉山的大山之魂。雕像旁边,那一条条红红绿绿的经幡,被山风吹拂着,让我不禁想到 朝圣的人们要经过怎样的千难险阻,他们没有我们的快捷,没有我们的舒适,他们步行或 搭便车,经过多少坎坷才能来到心中的胜地啊!山顶那写满经文的经幡,在风的吹动下, 每飘动一下,象征着替祈祷者吟诵了一遍经文。

米拉山口,三头牦牛,能让中国的股市牛起来吗?
米拉山口,“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西藏”的红旗迎风飘扬,诗人 们没有一个出现不适或高原反应,有的只是激动地合影和拍照。

红旗与我们同在,诗歌与我们同行。

倮倮责任重大啊,抓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