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要去然乌湖写 生,诗人们却要到米堆冰川探险。因为来此之前,通过导游的介绍,知道了米堆冰川是西 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而且是中国三大海洋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她 的神秘和美丽早已在心中勾勒成一幅绝世好画,只等亲临其境,以体验真实的米堆冰川之 美。抵达冰川下的米堆村,一个古朴的藏族小村落像极了一幅画,始一下车,大家都开始 寻找不同的位置开始把自己和美景一同装进相机。这时的诗人们,早已脱下了一切伪装, 像一个个小孩子一样天真、纯朴。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头,都成了不可多得的道具。

在奔赴米堆冰川途中小憩。
开始向冰川行进了。离开米堆村,似乎没有什么正路,沿着河边,走进了灌 木林。此时,采风团团长祁人骑着马儿跟了上来,他的造型吸引了不少同行的游客,一阵 阵快门的响声,给这个宁静的河川增添了不少情趣。倮倮边走边拍,俨然像个摄影大师。 张况和雁西却似一对儿情人,边走边聊,始终形影不离。洪烛、李自国在看景的过程中, 仍然忘不了交流诗歌编辑的心得体会。由于劳累,大家渐渐拉开了距离,我一边寻找要摄 入镜头的内容,一边还要关注不要让人掉队。抵达观景台时,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闪烁 着迷人的光芒。大家的眼睛不够用了,只好用相机的第三只眼睛帮忙先把所能看到的一切 记录下来。

和米堆冰川合个影。左起:雁西、洪烛、祁人、倮倮、周占林。
听说再向里走就充满了危险,因为劳累,有的就在原地休息。我和洪烛、张 况、李自国继续前行,想走到冰川的近处,一睹那绝世的姿容。刚刚下到冰湖的边上,洪 烛因为方便就掉队了。只剩下李自国和张况我们三个再次开始探险。沿着冰湖行走,不时 可以看到湖中尚未融化的冰块,在阳光中像极了一块块大钻石,闪耀着剌目的光。大约走 了半个小时,冰湖对面的一个大冰洞遥遥在望,李自国和张况便不再向前走了,兄弟三个 争论了半天,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在他们的注视中,我独自一个向冰川走去,身后,是他 们的殷殷叮嘱。
看着前面荒凉苍茫的石岭,也许爬上去就抵达冰川了,然而,在山石的缝隙 中爬上去后,远处又一道山梁挡着了去路。脚下,是雪崩后留下的褐色石头夹杂着泥土, 还有时不时跳出来的巨大冰缝,冰缝在阳光下,渐渐融化的水声让人心里一阵阵毛骨悚然 。路边,有驴友的两个背包静静地站立着,他们就像两个孤独的人儿,遥望着远方的冰川 ,默默不语。
当翻过第二道山梁时,从后面赶过了一个人,个子不高,长得非常精干。他 的那种说不出的精神状态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此时此地,相见的两个人仿佛是多年的朋友 ,几个简单的问候词语却显得无比亲切。他们一行的四个人也只有他一个人走了进来,由 于我边走边拍,一会儿他就翻过了前面的山梁,看不到了他的背影。我一个人,是真正地 孤独行走在若干年前雪崩留下的风景。脚下深处,是看不到的冰块还有冰块下面的冰河。 又翻过了一道山梁,终于走近了米堆冰川。刚刚超越的那个驴友正在前面拍照,此时,我 们成了真正的驴友。互相关照,时刻提醒可能存在的危险。身旁的冰缝时刻提醒着自己, 脚下的大块儿是千年未化的坚冰。危险,时时存在。然而,走到冰川的边沿,探头往去, 冰川之美让人心惊,什么仙境也比不了此刻双目所见,任何文字也无法表述这惊心动魄的 一刻。米堆冰川,我来了!这一趟西藏之行,只此一景就值了!

米堆冰川在我身后,探头望,深不见底,景色再美,我也不想再向前一步。
在返回的路上,和那个湖南的驴友一块儿结伴而行。我感觉他是一个有经验 的探险者,于是,便跟着他的步伐走,然而,现实却开了一个很危险的玩笑。但他走到一 块大石前要翻越过去时,我突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