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诗歌万里行 >> 走进西藏 >>

心有莲花走西藏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西藏活动侧记


作者:周占林  来源:本站原创  责编:周占林  日期:12-08-22 20:57:35  点击:


 


在佛掌沙丘,瞧把倮倮忙得,微博真害人啊!

  沿江而行,我和洪烛谈起了网络媒体的发展对诗歌的影响,有些从不上网的 网盲们用他们貌似大家的姿态吆喝:诗歌边缘化了,网络诗歌太烂了。其实,他们的这种 吆喝,只能换来大家一阵讪笑:白痴。其实,诗歌一点没有沉寂,只是更换了一种交流的 方式。每天,网络上都有大量的诗歌涌现,尽管泥沙俱下,但是金子般闪光的还有不少。 此时,《现代青年》杂志社社长、总编雁西介绍《现代青年》的办刊方向和发行市场,我 在微博中说他是西藏的牦牛——真牛。采风团团长祁人也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发 言:万里行途中研讨会现在开始。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也许是中国微博首次诗歌 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诗歌与现实、文化与群众。刚刚开始使用手机发微博的李自国 不停地用他的“苏联”手机打字,洪烛因为还没有使用手机上网,便不停地寻 找哥们儿的手机看一看网上有什么最新的发言。最初的讨论,让诗人们想到了中国诗歌万 里行走进新疆,想到了那次采风途中遇到的新疆姑娘阿依达,漂亮的阿依达让诗人留下很 多优美诗篇:洪烛的《阿依达》、张况的《月亮的女儿》、雁西的《致爱神》、周占林的 《你不是我的月亮》等等,由此展开了讨论的话题。
  祁人:阿依达之所以动人心弦,她是诗人眼中真善美的化身。
  张况:阿依达是我们眼中的女神,美的化身,多少年过去了,仍在诗人兄弟 们的话题中心。
  李自国说:我总有一天要写阿依达。
  张况:也许阿依达已日渐变老,但她的纯净与光明的月亮永在。
  祁人:诗歌从未远离我们,因为人间还存在真善美!
  雁西:有人类就会有诗歌的生存空间,她的纯净和真爱依然在照亮很多人 。
  周占林:欢迎大家加入讨论,我们的讨论也许不能为诗歌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但对我们诗歌的日常写作会有所激励。
  超人倮倮: 诗歌从未死去,她永远活在诗人的心中。
  幸福浅蓝:嗯,这也是我刚想讲到的。她只在我们的心中。可惜力量太小声 音太小无法与现今社会所抗衡。
  林岳芳:当我们研讨诗歌的时候,我们便成了林芝美景的一部分。
  周占林:今天是一次特殊的微博诗歌研讨会,在西藏,在上海,在北京,我 们之间没有距离,诗歌把我们的心贴在一起,诗情比天上的云还洁白,诗意比雅鲁藏布江 还壮阔,友情比南迦巴瓦峰还高拔。
  幸福浅蓝:只要人类存在,诗歌便不会在这个世界消失,只是他的存在方式 有所不同。
  林岳芳:赞同!我认为,诗可言志,可怡情,唯独不可亵渎。诗可大气磅礴 ,也可婉约清雅,唯独不可恶俗低贱。
  小小的微博,把大家连在了一起,在同一个天空下,就诗论诗,展开了激烈 地讨论。在讨论中,时间过得飞快,感觉没有多长时间就到达了派镇。在这里,需要换乘 景区的车才能继续前进。午餐是自助餐,尽管菜品不多,但大家都吃的很愉快,美丽的风 景,早已弥补了所有带给大家不快的缺憾。正所谓,一俊遮百丑。
  滚滚的雅鲁藏布江,狭窄的盘山公路,不时引起同车游客的惊叫,飞来石、 桃花运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欲望,我们只想早点到达雅鲁藏布江第一拐弯处,欣赏那种水 的气势,山的雄峻,云的飘逸,南迦巴瓦峰的神秘。
 


我现在是洪烛的御用摄影师,瞧,洪烛正指挥我怎么拍摄。

  当真正抵达雅鲁藏布江第一拐弯处时,尽管与心中的想象有一定的差距,大 家还是被那奔腾的气势所震撼。这“人类最后的密境”,世界上最深和最长的 峡谷,不亏是古藏文所语“从最高峰上流下来的水”。她带着喜玛拉雅冈底斯 山脉之间的杰马央宗的神性,一路奔腾,在我们的惊叹中毫不停留,按照自己的速度向前

9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8 :

上一篇: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西藏“玛吉阿米诗歌朗诵之夜”

 下一篇:无
  相关链接
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落成 交响东方西方诗歌圣咏     马钧  2012-08-15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西藏“玛吉阿米诗歌朗诵之夜”     周占林  2012-08-11
《天下诗人一家亲》     丘树宏  2012-08-11
海子纪念碑和碑林在德令哈落成     杰拉  2012-08-04
“中国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青海省举办       2012-07-30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