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叶延滨:时代永远的歌者


作者:王琪  来源:本站  责编:周占林  日期:13-09-05 08:34:14  点击:


2004)、《叶延滨文集(四卷集)》(2004)、
  《世界的理由》(2008)、《回首皆风景》(2011)《中国百年杂文.叶延滨卷》(2013);
  诗集有《不悔》(1983年)、《二重奏》(1985年)、《乳泉》(1986年)、《心的沉吟》(1986年)、《囚徒与白鸽》(1988年)、《叶延滨诗选》(1988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1989年)、《蜜月箴言》(1989年)、《都市罗曼史》(1989年)、《血液的歌声》(1991年)、《禁果的诱惑》(1992年)、《现代九歌》(1992年)、《与你同行》(1993年)、《玫瑰火焰》(1994年)、《二十一世纪印象》(1997年)《美丽瞬间》(1999年)、《沧桑》(2002年)、《叶延滨短诗选》(2003年)《年轮诗章》(2008年)、《时间画像(诗文集)》(2008)、《时间背后的河流》(2010年)《叶延滨自选集》(2011)。
  作品自1980年以来先后被收入了国内外45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俄、意、德、日、韩、罗马尼亚、波兰、马其顿文字。代表诗作《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年——1980年),诗集《二重奏》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新诗集奖(1985年——1986年),其余还有诗歌、散文、杂文分别先后获四川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青年文学奖等50余种文学奖。并获中国出牐协会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
  要说什么力量引我走上文学道路,我其实是较为后知后觉的,这是我1980年参加首届诗刊的青春诗会,在《诗刊》10月号刊发我的成名作《干妈》前我写下的一段话:“小时候,我梦想过当一名将军,一名学者,一名船长,却从来没有想过作一个诗人,其原因,倒不完全因为我的语文成绩总是很低。生活击碎梦,人不能靠梦活着,哪怕很美……我希望,每个人都热爱世界,热爱生活;我希望我们能够相爱,至少也应互相尊重;我希望万一有某种力量挑动我们互相仇恨,谁也不要拿起武器对准人民!于是,我写诗……”这是我四十年前写下的话,至今不悔。
  
  2.你是和舒婷、顾城同时参加“青春诗会”的诗人,你能讲一点这段经历嘛?有人说您拥有“一个当代中国诗人大爱之心、智性雅趣、悲悯情怀”,也是一位与“改革开放同行的诗人”,您以为这样的评价准确吗?时代、人民、艺术创新是支撑您诗歌的三个点,您怎么看待?

  叶延滨:
  “青年诗作者学习会”从1980年七月二十日到八月二十一日就在《诗刊》举办,为了方便就说大家承认的说法“第一届青春诗会”吧。《诗刊》当年在虎坊路甲15号,那时还是一个大院,没楼,都是平房。参加学习会的青年诗人多数就住在编辑部的院内,少数家就在北京的人还“走读”。小平房,木板床,八月暑天吱吱叫的夏蝉,都让人怀念。吃饭是在旁边的京剧团食堂搭伙,买饭票和剧团的人一起排队打饭。生活简单,同时也就像一个单位的人,领导、编辑和学员,共同生活了一个月,这是八十年代最可喜也最典型的文学氛围。
  十七个青年诗人中,我在到会前都知道他们的名字,但真正见过面的不多。梅绍静在延安插队,我认识她最早,1973年她写了一本叙事诗《兰珍子》,在西安开会认识她。当年我被借到《陕西文艺》当“工农兵编辑”,领导就布置任务:“延滨,给梅绍静约稿,请她给我们写点诗。”让编辑部约稿的诗人,多大的面子啊。还认识顾城,是在《北京文学》,当时好像是诗歌组长姚欣找我改稿子,谈话间顾城到编辑部来送稿,听说是顾城,心想“这是个名人啊!”不过送稿的阵势,好像是家长送孩子上学,前面是父亲开道,后面

9 7 3 1 2 3 4 5 6 7 8 9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诗歌之乡”成辽源新“名片”

 下一篇:艾青与高瑛诗歌合集《诗的牵手》举行出版座谈会
  相关链接
《中国新年百年千家诗》编纂项目在京启动       2015-12-14
“交通银行杯”海上丝路诗歌大奖赛暨首届中国文人书画     本站  2015-12-13
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走进美术馆       2015-12-12
中国诗坛四公子上海工作室挂牌       2015-12-08
两岸诗人校园“讲诗” 鼓励年轻人多读好诗感悟生活       2015-12-08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