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中诗头条

中诗网拥有近五百万注册用户,是所有诗歌爱好者的家园。快速传递诗坛信息,重点推荐优秀诗人作品评析。

  • 北京诗社2016年年会在京隆重召开

    北京诗社2016年年会在京隆重召开 | 雷从俊、岩焱

    后排左起:胡松夏、李川、陈相国、小溪、岩焱、楚红城、张远、恩泽、于金圣、桑吉格格、山杉、杨宝丰、蔚翠、周步、赵国培、王威、周建松、雷从俊、许立强前排左起:吴宝泉、张立宁、任立、王德兴、安琪、赵智、杨超、蔡仲萧、杨喜莱、杜杜、刘爱明、刘燕、弱水 北京诗社2016年年会隆重召开✍雷从俊、岩焱✍ 盘点诗情辞旧岁,共邀缪斯迎新年。12月10日,北京诗社2016年年会暨获奖作品朗诵会在北京朝阳区“蒙古大营”隆重召开。会议由名誉副社长、作家网总编赵智主持。在6个多小时的会议和相关活动中,诗...

  • 国家公祭诗歌朗诵会暨“记忆之盒”启动仪式举行

    国家公祭诗歌朗诵会暨“记忆之盒”启动仪式举行 | 

    启动仪式现场。许特达 摄 12月6日下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诗歌朗诵会暨“记忆之盒”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 启动仪式上,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91岁的杨翠英和78岁的周文彬,讲述了他们亲历的悲惨岁月,并将印有自己照片的“记忆之盒”放置在现场二维码上。工作人员介绍,活动现场摆放的巨型二维码长宽均为4米,由1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拼成,从高处扫描,即可进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虚拟...

  • 米沃什“诗歌自传”

    米沃什“诗歌自传” | 李福莹

    《诗的见证》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 黄灿然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随着《被禁锢的头脑》《米沃什词典》等书在中国内地出版,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切斯瓦夫·米沃什走进了更多中国读者眼中。其《被禁锢的头脑》一书,曾在2013年进入多个“年度十大好书”榜。  这位诺奖作家一生漂泊不定。他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rd...

  • 诺奖典礼鲍勃·迪伦授奖词:他淘出了诗歌中的金子

    诺奖典礼鲍勃·迪伦授奖词:他淘出了诗歌中的金子 | 吴永熹 崔莹

    而当他开始创作类似的歌曲时,这些歌曲变得俨然不同——在他的手中,这些素材发生了变化。从别人的传家宝或是被遗弃的废物,从平庸的韵律和机灵妙语,从脏话和虔诚的祈祷,从空洞的蜜语和粗劣的笑话中,他淘出了诗歌中的金子。“以他的成就,鲍勃·迪伦改变了我们关于诗歌可以是什么,以及诗歌可以如何作用的观点。”...

  • <strong>诗歌之完整</strong>

    诗歌之完整 | 李晓涛

    一、诗歌的完整性和篇幅长短没什么关系,既非正相关,也无其他关联。这里的“完整”我以为它的意思接近“完全”,或者说“完好”,没有明显缺憾。有的诗歌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已经足够说明问题、打动人心;而有的篇幅足够长、容量足够大,却因为种种不足令人感觉“不够完整”。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是美的,一株刚刚萌芽的小苗也是美的;在山顶岩石夹缝中倔强生存的松柏是美的,连绵不绝的大森林也是美的;花开如织、生机勃勃的树是美的,枯叶飘尽、...

  • <strong>文艺怎么搞 习近平给出了标准答案</strong>

    文艺怎么搞 习近平给出了标准答案 | 王梦华郑芳张筱宇

    在今天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征程上,文艺工作往何处去,文艺工作者承担着怎样的使命责任?这个问题,难不住“资深文青”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14000多字的讲话通篇贯穿着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做无愧于人民的文艺工作者这一主线。一个多月前,网络上一篇关于讲述习近平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文章,触发数百万阅读。15个故事,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他的思想力量,体会到他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刚刚过去的11月30日,他又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

  • <strong>第二届“桂城杯”诗歌奖颁奖仪式佛山举行</strong>

    第二届“桂城杯”诗歌奖颁奖仪式佛山举行 | 陈龙

    12月5日,2016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二届桂城杯诗歌奖颁奖仪式在佛山南海隆重举行。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杨克出席并发表讲话。“桂城杯”诗歌奖是一个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主办,佛山市作家协会、佛山市南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宣传文体办、桂城街道文化站承办的奖项。自2014年举办首届以来,以此奖项为载体,充分激发了我省广大诗人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活力,评选出了一批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 <strong>诗与歌的渊源及重逢</strong>

    诗与歌的渊源及重逢 | 小海

      歌诗同源,诗和歌本来就像是同体共生的一对连体婴儿,有一张类似双胞胎的共同出生证,这是诗歌与音乐两种艺术形态最早的发生学。这种亲密的关联曾让诗与歌彼此生发、共同成就。  诗经是思无邪的大雅正声,也是诗与歌的共同源头之一。诗与歌相合,风雅颂赋比兴,诗之六义,表意与表声相统一,这是儒家文化本原正统(道统)的主旋律。诗歌、乐歌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感应生成,是天籁之音,也是内心呼应自然,呈现天地人三者之间伦理关系的。这也是天地同源、山水同音、生命同参的知己关系,恰如《高山流水》。  “诗言志,歌永...

  • <strong>好诗须契合大众审美</strong>

    好诗须契合大众审美 | 袁沭淮

      什么是好诗?它应该内容充实,有血有肉;文字简洁优美,表达婉转含蓄,言近旨远,回味无穷;情真意切,情感浓度高;有情有味有哲理,富有韵味和内涵;句式比较整齐,凸显节奏和韵律,能诵易记;积极明朗,充满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好诗须经过作者的思考和沉淀,通过提炼和概括,能引起读者共鸣。诗的上品就是上述诸多元素的综合,而非某个单项或部分。一首好诗,一旦进入视线,即刻就能打动人心,激发共鸣,让人体验到诗的美妙和读诗快感。  这就是诗的大众审美。千百年中华文化尤其是诗词文化的浸淫和熏陶,所形成的诗的大众审美,烙上...